經山城的城門最近又被加高、加固過了一遍,原本的硬木門扇也被裹釘上了一層鐵皮,城內的木樓箭櫓也多有增設,城外的掘壕也被拓寬。
一幫穿著牛鼻犢褲,打了赤膊的足輕眾正在挑土和泥,在經山城的外圍修筑新得曲輪外城,因為領內缺少專業的筑城工匠,故而采取的還是西國目前最為常見的“板墻筑法”。
先使用竹木為龍骨,先行搭建好框架,然后將紅土、熟石灰、碎石子等混合攪拌,進行澆筑填充,以此方法修筑的板墻不但十分堅固,且還具有一定的韌性,刷上一層白灰以后,更兼顧了防火和美觀的兩種用途。
自得知尼子軍再次發兵攻打美作國后,宇喜多直家便就緊張起來,雖然他也不太認為,尼子軍會南下攻打備中國,但考慮到萬中有一的顧忌。
既然打算渾水摸魚,安穩獲得好處的唯一做法,就是效仿南朝名將楠木公正成之舉,“高筑墻、廣積糧,積蓄甲兵,深營本據”的策略。
經山城雖然有些破敗,不復數百年前鐮倉幕府末年的高大堅固,但當初二階堂中島氏之祖,二階堂高貞也算是一名野心勃勃之輩。雖然一開始被國內豪族的反亂,逼得焦頭爛額,但這經山城是他準備支配備中國,協助鐮倉幕府鎮壓叛亂的關防,因此很是花費了一番心血。
前后發動普請勞役,動員上萬民夫,先堆砌一座離地平地五丈的高臺,然后才再其上修筑城砦。
這高臺至今仍在,而且夯筑的地基歷經數百年還是相當堅固,遠遠望去好似一座小山,又因當年城內有座藏經佛塔,因此才得經山其名。
當初發兵圍攻時,兒玉黨著實廢了一番手腳。若非中島元行見大勢已去,主動開城降服,多半沒有那么容易就被人攻打下來。
這也是為何宇喜多直家會將自己的本據,從龜山城遷至此地的主要原因。
宇喜多直家作為浦上氏的家臣和守護代,沒有征得主家同意的情況下,就在自己控制的領地內,明目張膽地修筑這么險峻的城砦,犯上作亂的意圖,幾乎是昭然若揭。
換做正常的情況下,私自大規模進行筑城,主家恐怕早就要派人制止了。無奈現在浦上宗景分身乏術,根本約束不到他這里來,再加上備中國內還有三村家親、莊為資這么兩個大敵在旁環伺,即便是中山信正也沒有理由前來阻止,只能眼睜睜的看著。
雖然現在臨近夏收,不好動員百姓來服勞役,但架不住兒玉黨麾下兵馬眾多,當下就召集軍中的閑暇足輕,輪流交替,很快就在經山城的外圍修筑起來三座曲輪外城的輪廓,想來至多月底,就能夠徹底竣工。
眾人正在干活的時候,卻看見十幾騎經過城門口的勘察,緩緩馳出。領頭的正是中山信正,他正要去找自己的好女婿。
宇喜多直家沒在城內,清晨時候他就出城去視察冶鍛町屋了。
幾天前,中山信正接到了高天神城的軍報,形勢很不好。
尼子家兩路大軍再次攻破了津山城,三浦貞勝等人退守三星城,基本斷絕了野戰反擊的可能,現在正在兩相對峙。
萬一再戰,美作國人眾必定不是尼子軍的對手,浦上政宗、松田元輝二人響應尼子情久的調遣,陳兵於和氣郡東西兩面,讓高天神城根本不敢輕率出兵支援。
此時此刻,宇喜多直家率領的兒玉黨,在浦上家君臣心目中的地位,已經由側應游勢,上升到舉足輕重的程度。
可中山信正在備中國,卻依然處在被排斥的邊緣,來了兩個多月。軍勢方面他根本插不上手,拉攏地方豪族也屢屢不順。
他必須得盡快扭轉不利局面,否則真等到尼子軍兵臨城下的那一天,可就什么都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