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平先笑道,“張區長是個能人啊,我之前就知道你很多事跡,要和人單挑的是你吧?”
張松年不好意思笑笑,“李市,那事總體不靠譜,首先還是我工作粗放,我檢討。”
“哪里用檢討,大家都在傳,這其實是好口碑啊,證明我們的干部沒有高高在上,反而深入到基層之中去,和群眾‘打成一片’。”
兩人都笑起來,李靖平才道,“我看過了你的工作報告,洋洋灑灑,看得出結合了實際經驗實踐,很有東西。我想跟你交換一下意見。你在你主管的南區主張政府職能退后,把科研資金管理從項目中解放出來,依托政府所評估的機構進行,我理解你的想法,避免了政府當中所產生的各種問題,但你想過沒有,機構難道就不會出問題?你想避免‘跑部門錢進’,但會不會演變成‘跑機構錢進’?如何避免機構的權力尋租,黑箱交易?你知不知道現在就有人說你利用政策,為機構進行權力尋租,你所引進的機構都是給了錢的!”
張松年心想原來是為這個,只是既然你要問,那么張松年也就干脆硬著頭皮,把一項一項改革舉措一一道來,“這種說法根本無稽之談,只是別有用心的中傷。首先,區上并不是選擇了機構后就放手不管,我們首先在專業機構的審核上面,就有嚴格的程序,這些都必須是掌握相關資質的專家,而且我們會和機構簽訂協議,制定統一的規范和項目的評審標準,政府會定期檢查,監督和評估,并且建立責任倒查,前期杜絕出問題,后期出問題能夠追責,同時這些也會尋求社會監督,公開透明。”
“機構的介入還可以對項目進行動態調整,不再是以前從立項到結項后就一動不動,審計將建立在三個環節,立項,項中,和項后,任何環節在檢查中出現問題,可以隨時叫停!”
“我們還出臺了信用體系制度和“黑名單”制度,對于區政府主管部門,還有專業機構工作人員的責任倒查機制,一旦出問題,那就進行雙管齊下的查處,一方面查相關單位個人的責任,一方面查主管部門和專業機構的管理漏洞,徇私舞弊,瀆職。”
張松年這個時候苦笑面對李靖平,“李市長,你說在這種制度下,我怎么給我想要進入的‘機構’放口子,這不是作繭自縛?”
李靖平看著張松年,喃喃道,“南區模式,南區模式……其實張區長,是不是想以此表達你的想法,那即是現在“跑部錢進”,“多頭申報”這類不僅僅是南州市,甚至國家,部委高層的經費弊端?張區長,大家都說你張大膽,我看你不是張大膽,你是張大炮啊……”
張松年不敢多說話,因為委實不清楚李靖平跟他這番交談的目的何在,究竟是預示了他張松年要倒霉?至少他的南區模式將因為逆大流而動遭到南州上層堵截,還是說這個剛剛啟動不久的南區模式,就委實因為和國院《綱要》有所碰觸而不得不偃旗息鼓?
什么樣的可能他都有準備,畢竟從當初和程燃那番交談過后,就已經有所心理準備。
只是可惜的是……這終究還是個人難逆大局么。
“我想聽聽更多的細節,張區長……你是如何形成整體思路的,還有個中的施行細節,就好比機構的遴選,如何確保專業性和規范化……”張松年有一點還是猜對了,對于他所掀起的南區模式確實爭議極大,今天的工作經驗交流會,市上面也在有所計劃,李靖平之所以和張松年進行這么一番談話,其實就是在確定最后他將以什么樣的方式表態‘南區模式’。
張松年聽出李靖平這種平和交流的語氣,是真的對他的相關報告感興趣,而不是只想自上而下的做一個評判,當下也就橫下心,也不怕說多說錯什么,唯唯諾諾也不是他的風格,這種時候盡情發揮最好,就道,“我們南區在進行這些行政改革的時候,其實還是整體尋求了理論上的意見,尋求了科大方面的支持。”
“科大?”李靖平點頭,“科大倒是有豐富的專家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