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政府和科大合作,交由相關領域的教授專家來制定統一的規范和標準,而專業機構也會聘請這些專家作為相關的顧問,這樣就有了專業性的支撐……”張松年張大嘴笑,“其實不瞞李市,南區模式的改革不是一開始就有,而我之所以堅定這套模式,也還是從科大開始……我女兒就在科大讀書,科大里面人才濟濟,其中有一位小女的同學,就是伏龍公司的董事長程飛揚的兒子。”
說了張松年又覺得會不會自己這聊得太過跑題了,但看面前李市的神色如常,并沒有半點不耐,張松年又繼續,“要不怎么說實踐才有說服力,伏龍公司如今有這么好的發展,和其在科研上面的投入分不開,而這家民企的科研投入,自然有諸多值得借鑒的地方,其中有些經驗的總結,委實是政府部門所忽略的,甚至也是以前沒有魄力去做的。就比如責任倒查機制,這些以前只是一個口號,并沒有如實落實在制度上面……”
面前的李市開口,“你說的那個男生……”
“是。這個科大男生叫做程燃。我女兒請客的時候,本來是持著和科大學生聊一聊,了解一下大學生思想的想法……結果沒想到獲益頗多,這個男生本身成長的家庭背景,還有其個人能力上面,就與眾不同,給了我很多啟發。”
“你……從他那里,得到的啟發?”
感覺到李靖平話語里的遲疑,但張松年想來也是如此,畢竟當初和程燃交談的時候,他也受到了不少的震動,但很可能因此讓李靖平懷疑他的覺悟和能力,所以張松年還是有必要說明一下程燃究竟是個什么樣的存在。
“這個男生確實不一般,川省高考狀元,不去清華北大,被李太行院士特別邀請進入的科大,李院士都看好他,進校到如今,就在科大做了很多事,而且就已經建立起了集成電路設計團隊,李太行院士,還有好幾個計算機專家,都甘愿成為他的團隊一員,這是看好他的個人能力和潛力……我好像還沒有說,他們目前似乎取得了英國的一項關鍵技術,這項技術有助于他們研發出突破性的芯片……正是如此,他所提出的一些意見,我有好好考慮和揣摩,真正覺得,很多地方是可行的……又基于科大的支持,我才敢開展“南區模式”……”
提到這些,張松年眉飛色舞,很想把內心里的那些激情全數傳達。畢竟從剛才的交流中,他已經可以明確,李靖平是很關心他們南區模式的。
而現在,他所看到的是這位南州一號人物有些失神。
片刻后,他點點頭,問,“張區長是女兒啊……女兒也讀科大,棟梁之才啊,女兒目前,多大了……”
張松年還欲待交流的滿腔振奮略有些阻滯。
咦,這話題怎么偏得有點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