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態在發酵,很快,通浪網緊隨其后轉載了水木BBS的帖子,隨即就是國內一系列新聞門戶網站都進行了報道。
《經濟報道》領銜發表了實體報道,隨即是《第一經濟日報》,《東方早報》也刊登了主流的報道。
山海市。
一中。
譚慶川如今也是高二的班主任,在辦公室休息的教師聊天中,譚慶川聽科任老師抱怨或者分析一下班上的個別學生情況,又說起一些評職稱的瑣碎事。辦公室常常成為教師們空余時閑聊的場所,春去冬來,一年又是一年。已是高二的這屆學生中亦是有不少讓各科老師頭疼的偏科者,出眾者,驚喜者,頑劣者。有新的教師加入,搭班子,磨合,到得現在,班上的許多學生許多事,也讓譚慶川憂慮著,記掛著。
尖子生任其發展,最好不要揠苗助長,讓譚慶川花費大力氣的還是那些個落后的,但其實想學有潛力的學生,這上面如何把他們成績拉起來,談心,解決現實校內校外的困難,再以此為榜樣推動全班中部學生整體成績的上升,都是一位經驗豐富的班主任也要花大力氣來解決的事情。當然還有些讓人難忘的插曲,有學生得了重病,發動全校為其募捐,大家去探望,女生們落了淚,男生抱頭為其打氣期望早日戰勝病魔,班級前所未有的團結,都讓譚慶川覺得這是眼前學生可愛的原因。
除此之外,頭部效應上,這一屆有幾個尖子苗頭,大概不會比上一屆送走的學生差,有些一晃眼還有曾經的影子,但已是完全嶄新的面貌,讓人恍惚。
又想到了上一屆,話說上一屆的事情好像也已經遙遠起來,學校就是這樣的地方,把一屆又一屆學生送上他們各自的軌道,學業或者社會,繼續走他們人生的修行,學業有成,成家立業,早生貴子,事業奔波,半生忙碌……一代新人換舊顏,記不住的。
很多人會慢慢的模糊掉,興許多年以后返校在學校一時撞見,喚出曾經聽出老繭的稱呼,才會想起當年,而后聊談那些曾經的年月,青春和在這里工作育人的人青絲是如何緩慢的,不可逆轉的變生華發。
2002年了,今年中國正式加入了WTO,,國內國外都發生了許多變化,一位國家短道速滑選手在美國鹽湖城為中國迎得了冬奧會金牌“零”的突破。辦公室里喜歡聊軍事的老師津津樂道于歷盡艱辛,預計60天路程走了六百多天的烏克蘭航母瓦良格號終于突破重重阻撓,坎坷得被拉進了大連港……
一個又一個讓人留下記憶點的新聞,串起了那些平凡的人們度過的年節,讓人真切的感受到人間煙火的氣息。
那頭的教師隱約說起了口中的話題,國芯黑幕。而譚慶川就那么聽到了“程燃”的名字。
盡管可能有同名同姓,但聽到這個名字的第一刻,譚慶川幾乎是直覺,就知道該是那個曾經的少年人。
那個當年在自己面前,就敢拉著人家姜紅芍,在自己那間辦公室滿地細碎的光陰之間掰扯未來的少年,當然應該只會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