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這所一中的人們只傳聞著秦西榛在這所學校當過老師,從這里走出去的消息,而殊不知前年的全省理科狀元,那個不去清華北大的程燃,就是從一中轉出到蓉城十中的。那年還有一位年級第一叫姜紅芍,如果不是后來的變故,誰是全省理科第一,恐怕還有待觀望。
所以有時候譚慶川在自己這一屆的學生面前,就是很想忍不住的驕傲一下,你們這群小崽子知不知道我譚一哥的名聲是怎么來的?
于是很自然而然的譚慶川接過那位喜歡研究股市財經的教師手上的《經濟報道》,然后深吸一口氣驚喜出聲,“真是這家伙!”
因為《經濟報道》上關于對一位本科生就構建起實驗室,擁有讓一位院長級大牛都覬覦科研成果的解釋上面,就說明了程燃的來歷,川省狀元出身,拒絕清北而入科大。確實是有過人之才。
放下報紙,譚慶川看到幾個上一屆曾和他搭過班子的科任老師,都朝他投來同樣驚詫的目光。
他們顯然已經把報紙上說的人,和他們曾經遇見過得那個少年聯系了起來,然后一并開始為這件事上他所經歷的過程和命運憂慮了起來。
譚慶川看著報紙,其實現在他最想做的,就是打個電話過去,問問程燃現在是什么情況?報紙上報道的這些東西,是不是真的就是黑幕,他要如何應對?
但可惜他并沒有程燃的電話,唯一和程燃的聯絡還是當年程燃考上科大打來的謝師電話,只有他留給了當年同學的座機號碼,離開那年有不少電話打來,可往后那些離開的學生們,多數已經沒有聯系了。
于是譚慶川也就只能狠狠拍桌,報紙和作業冊齊飛,發出令辦公室里眾人都嚇一跳的聲響。
譚慶川顧不上其他的怒斥,“太過分了!現在這些大學的科研造假剽竊!剽竊到了學生頭上,還要不要臉了!”
“這種人得趕緊抓起來,國家就該出臺相關措施監督改進啊!不能讓欺世盜名者得名得利!后患無窮!”
然后他又抬起頭來,滿是憤怒和憂慮。
他的學生在戰斗,這是為之擔心,卻又極為驕傲的事。
只可惜萬千叮囑,都無以相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