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玉珠剛剛創立腦拜金公司時,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末。
那時候,一盒腦拜金的價格就要兩三百塊錢,這個價格在那個年代已經算是非常貴的。
因此,當年買腦拜金更送禮的人,一般都是為了商務往來和人際交往,才會在購買營養品的時候舍得花大價錢。
但這么多年過去了,腦拜金的價格沒太大變化,依然是三百多塊。
但相對如今的物價,卻已經算是非常普通的大眾消費品了。
因此,腦拜金當下的目標消費者,其實已經變成了給父母、朋友、親戚送禮的年輕人
而彭毅誠的這個廣告正好抓住了這個關鍵點。
這樣的廣告,已經不簡單是宣傳一件商品了,而是可以幫助腦拜金重塑整個品牌形象。
時玉珠是個魄力極大、無比果斷的人,看完這個廣告創意策劃方案,他連立馬拍板決定。
腦拜金的宣傳廣告必須按這個方案拍攝,同時還要求整個公司的營銷部門,全力配合彭毅誠的這一套策劃方案的調性,將腦拜金從無腦送禮的形象,徹底轉變成陪伴家人、珍愛家人的溫情形象。
進入腦拜金公司不到三個小時,彭毅誠和他的團隊就在腦拜金公司營銷部門和合作廣告公司的護送下,風風火火趕往上滬市郊區影視基地,開始籌備廣告拍攝的各項工作了。
就在彭毅誠忙著拍廣告的時候,遠在幾百公里外的京城,華影公司的一個辦公室里,制片人張家政正在為華影集團最新投拍的一部叫斬馬刀的電影挑選演員。
在他身邊還有一個叫李雯的女助理,在幫他整理各大電影公司和許多藝人發來的資料。
其實在絕大多數觀眾眼中,張家政根本就是路人甲一個,在華國娛樂圈中完全是個不起眼的存在。
但在娛樂圈行內人眼中,張家政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人物,很多人氣火爆的大明星在他面前也要畢恭畢敬、俯首帖耳。
原因很簡單,張家政是華國電影行業中少有的金牌制片人之一,經他的手制作出來的華國經典電影數不勝數。
張家政生于1949年,是華國娛樂圈僅有的十個金牌制片人之一,他在華國影視行業身兼監制、執行監制和出品人等職,擁有超過40年的工作經歷。
1978年,張家政從國外返回華國香江市,立馬就成為兩部家和電影的制片經理;那一年家和電影剛剛打敗少室電影公司,成為香江電影行業的話事人。
1981年,張家政加入香江麥當熊電影制作有限公司,擔任電影制片人;年間,他又在德保電影公司擔任發行總監;
而麥當熊電影公司和德保電影公司,在八十年代輪流奪得香江年代電影票房冠軍,是香江電影八十年代的代表公司。
在1990年,張家政和華國大導演吳玉紳合作,組建新里程電影公司,二人后來又聯合成立獅子山制作公司;
這兩家公司先后出品了十幾部華國電影歷史上都能稱為經典的電影,而這些電影的制片人都是張家政。
后來,香江電影沒落之后,張家政毅然北上京城,加入了華影集團,成為華影集團的八大電影制片經理之一。
21世紀以來,張家政在大陸擔任制作人,完成了十七部電影的制作和發行。
這些電影平均收益率達到驚人的170,沒有一部電影虧損,這讓張家政在華國影視行業內部的影響力和地位與日俱增,逐漸成為華國影視圈的頂級大佬之一。
可以說,張家政打個噴嚏,小半個華國影視業都要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