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橫電的第三個晚上。
凌晨1點多了,橫電影視基地里依然有很多還在拍戲的劇組,所以并不顯得冷清。
彭毅誠站在劇組臨時辦公室的辦公桌前,把劇本與寫好的分鏡頭稿本分別放在身后的書柜中。隨手翻了翻桌上的財務報表,眉頭緊皺。
他此時還在想,白天趙堡崗向他提出的邀請。
趙堡崗希望彭毅誠拍完這部電影之后,能夠和辛寶元公司合作,拍攝一部喜劇連續劇。
同時,趁著這個機會,萬萬影視公司和辛寶元公司合力成立一個新公司,專門用于拍攝喜劇類的電視劇。
隨著這兩年華國網絡的飛速發展,電視行業受到的挑戰和壓力越來越大,即便是趙堡崗這樣的電視劇圈的大佬,也開始承受不住,開始尋找外援了。
但與此同時,電視綜藝節目和電視劇的市場規模卻越來越大,尤其是很多房地產開發商和旅游開發商,看重了電視劇巨大的宣傳效益,也開始揮著支票進場拍攝電視劇。
很多影視公司什么不用干,找來幾個流量明星,拉起一個草臺班子一樣的劇組,然后隨便拍一部電視機,再找個電視臺播放一下,買一買收視率,隨隨便便就能穩賺百萬。
這么好賺的錢,誰不眼熱
于是從這兩年開始,大量的草臺班子電視劇劇組如同雨后春筍一樣,全都冒了出來。
這樣的情況導致華國電視圈同質化嚴重,什么類型的電視劇火了,大家就一窩蜂扎堆去拍攝,直到把這個類型拍爛、拍廢了,才轉去拍攝另外一個類型的電視劇。
這就導致了華國電視圈徹底變得混亂,劣幣驅除良幣的事件在電視圈里屢屢出現。
流量明星成為貨物,大i成了風口,大家各種不擇手段的競爭,已經導致這個行業出現了衰敗的跡象。
華國電視圈如今距離最后的瘋狂已經不遠了。亢奮過后,很可能就是大崩盤。
電視熱,電視圈的演職人員的人工費用,也隨著大大小小公司瘋狂拍攝瘋漲幾倍不止。
行業紅利驚得很多人措手不及。
各大影視公司拍電視劇的熱情比拍電影的熱情都高。
外邊,胡戈的片酬已經被炒到4000萬但依舊有人買賬,無數人揮著支票爭搶。
這次電視劇演員片酬的瘋漲,雖只是個小苗頭,卻已經讓趙堡崗壓力巨大。做為制片方,他當然想要最小代價拍片了。
但總是拿外行老板投資人的錢來拍電視劇,趙堡崗受到的限制太大;他自己拿錢拍電視劇,個人承受的風險又太高。
因此趙堡崗其實就是希望通過這次合拍喜劇電視劇的機會,把彭毅誠這個有錢人給拉進電視圈,和自己一起合作組建一個電視劇公司,共同分擔電視劇投資的風險。
如果不是因為彭毅誠10億以上的身家,你以為趙堡崗這樣的大導演沒事干會跑到的劇組,來和彭毅誠聊天
說白了,天下熙熙皆為利來而已。
對于趙堡崗的邀請,彭毅誠還是非常行動的。
喜劇電視劇也是喜劇藝術門類里很重要的一環,市場前景非常大,而且傳統的情景喜劇電視劇,投資非常低,即便有投資風險,那么風險也并不是很大。
所以,對于趙堡崗的邀請,彭毅誠還是非常動心的。
當然,這種事情雖然心動,卻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成功的,可以放在上映之后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