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潘金蓮打官司這部戲,是不太夠火候的準青春片。男主角丁波,母親病故,父親一門心思的想再娶。女主角南風,家在小縣城,父親嗜酒如命,動不動就打妻子。男配肥皂,雖然是個富二代,但父母對他不管不問。
三人都是高考落榜生,各有各的煩惱,寧愿合租在一個破房子里,成天去打工賺錢,也不愿回家面對。
鐘麗紅來找于舒茵,是覺得她身上有一種華國女性少有的東西,那種很執拗、尖銳、不穩定的勁頭。
但鐘麗紅卻沒有找彭毅誠來演這部電影,因為她知道彭毅誠不適合這部電影,也沒必要請他來演這部電影。
電影里面有大量華國人民心領神會的笑點,法院里的人事斗爭,縣長對市長的俯首帖耳,人代會時候的各種細節,縣里對上訪的李雪蓮用心理攻勢,用美男攻勢,圍追堵截,等等。電影院里的笑聲,大部分也是因為這些元素。這是根植于現實世界的荒誕劇。一個21世紀的官場現形記。
由此可以看出,其中出現的男性角色其實都是符號化的,圍繞在女主角周圍,推動整個劇情的發展。
因此,于舒茵找圓形畫幅的毛病,其實只是表象而已。
骨子里,其實是于舒茵如今已經不適應表演沒有彭毅誠出現的電影了。
她對彭毅誠的電影會獲得成功已經產生了盲目的信任。
與此相反的,對于其他電影的失敗可能性,就會被于舒茵無限放大。
于舒茵自己其實也明白這點,只是心里的執念太重,這么多年來,彭毅誠和彭毅誠的電影已經成為她生命中的一部分。
如今再演一部沒有彭毅誠的電影,她已經沒有任何底氣和自信了。
不過,于舒茵畢竟是意志力很強的國術大拳師,去廁所轉了一圈,回來已經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了,道“你不改拍攝畫幅也行。那你必須加個角色,戲多戲少無所謂,反正誠子在這部電影一定要演個人物。”
“我就不明白了,你怎么這么犟,為什么非要有彭毅誠在電影里演個角色”鐘麗紅特郁悶。
“你甭管,我就問你同不同意”
于舒茵雙手一攥拳,嘎嘣嘎嘣直響。
“我加我加”
鐘麗紅只能點頭答應了,于舒茵這位閨蜜可不是善茬,那可是已經修煉到暗勁的國術高手。
真要逼急了她,分分鐘抓住自己打屁股,那就丟人了。
彭毅誠也看了潘金蓮打官司的劇本,他的想法略有不同
第一,于舒茵接這部戲是為了刷演技,直白點,就是奔著拿獎去的。第二,他覺得這戲不適合自己,如果非要一起出演,反而會弄巧成拙。
當然他尊重媳婦兒的美好愿望,所以客串表演一個人物,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轉眼到了10月11日,彭毅誠和于舒茵動身飛往上滬市,去參加第18屆上滬市國際電影節的閉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