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看彭毅誠聽得津津有味,也非常有興趣繼續說下去。畢竟身為主角,彭毅誠幾乎要參與每個特效場景的拍攝。他對這些場景拍攝技巧的掌握越深刻,后面拍攝的時候越容易。
“為了完成角色在半空中自由飛翔的拍攝工作。
我們在場景當中放入了300多個針孔攝像頭,每個攝像頭都可以捕捉演員在這個場景中的某個角度的飛行動作。
在后期,我們只要將這300多個較多的鏡頭,巧妙的憑借起來,就能夠創造一種攝像機自由環繞半空中飛行的演員,全景展現演員在空中飛行的超逼真場景。
想象一下,觀眾在大屏幕上,可以無比真實的看到演員360度飛行的姿態。
他們無法看出摳像造成的景深bug,無法看出演員掉威壓的僵硬和虛假感,甚至根本無法看出拍攝的背景都是高清投影出來的虛擬圖景。
他們的感官將徹底被我們欺騙。真的認為演員就在天空上飛行,而我們的攝像師,真的無處不在地跟著演員在天空飛行。
這樣無比真實的虛假,不就是楚門的世界這個虛擬世界的感覺嗎”
克里斯笑著帶領彭毅誠來到場景中心,他抬頭指著上面“你可以往上看看”
“哦,好的。”
彭毅誠站到他身邊,朝上方看去。
只見上面有一個絕大的機器,上面掛著十幾根威壓,每個威壓的上端,都是一個導軌。
演員可以通過幾根威壓的同時協作移動,在半空中做出各種靈活無比的動作,這就是這套系統的作用。
彭毅誠忍不住拉過一根透明的威壓線,近距離用肉眼看清這些線繩都很困難,更不用說在攝像鏡頭里了。
他用勁拉了拉,不禁問道“這繩子能承受多大的力度”
“呃,具體極限數據我們并不清楚反正我們實驗的時候,這個繩子可以承受5噸的重量,完全不變形。除非你是一頭大象或者藍鯨,不然絕對不可能扯斷這根威壓。”
克里斯開了句玩笑,顯得興致頗高,詳細道“我們找到一家公司,設計了一套立體空間運動的系統,上面的導軌和每個威壓的上下升降電機,都被這套系統控制。
電腦可以精準的更加我們拍攝空中鏡頭的無人機飛行軌跡,控制你在半空中做出各種飛行動作。
這套系統運轉之后,你可以在半空中以每秒30米的最大速度飛行
以前我沒少建設空中移動平臺,但這次的最大最復雜,或許這輩子也無法超越。”
“”
其實,在聽完克里斯說出的無數術語,并為自己制作的控制系統無限驕傲之后,彭毅誠已經徹底無語了。
說實話,華語電影人跟好萊塢接觸得著實不多,少數成功的幾位,也基本沒有參與過好萊塢的a級制作。
混的最好的陳大龍和李金龍,也只不過能夠在b級動作片里擔任主角。
所以,即便是他們對好萊塢的頂級特效電影制作,也不一定有機會深入了解。
所以,對于華國電影人來說,總是有一些迷思無法釋懷
明明使用同樣的特效公司甚至同一組特效團隊,投資特效的經費也差不多,為什么人家好萊塢拍出來的特效如此真實,我們華國拍出來的就是五毛特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