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們總是很微妙五毛特效和頂級特效的差距究竟在哪兒
難道真是好萊塢的s水平更高,或是用了加強版的美圖秀秀
現在彭毅誠才明白,人家頂級特效的來源,不是光把后期電腦合成技術搞好就行了這么簡單。
好萊塢的頂級特效,是幕后每個團隊都深入參與到特效制作的綜合結果。
記從導演、編劇、演員,到布景、燈光、道具、特效制作師,每個環節都深刻理解特效,知道怎樣完成一個真實的特效場景的拍攝。
在好萊塢,真正的頂級特效不是靠后期電腦合成出來的。
只要能夠實景拍攝的鏡頭,諾蘭就絕對不用電腦合成;只要能夠還原的場景,諾蘭就絕對不加電腦cg特效。
說白了,人家好萊塢,電腦合成cg技術,是在實景拍攝根本無法完成的地方,偶爾使用一點。
而即便是這么一點點特效鏡頭,也用超大量的資源去渲染和制作。
不像國內的導演們,往往根本不懂特效制作的本質。
把特效當做省錢的道具,但凡搭架實景場地比較貴的鏡頭,想都不想就加個電腦特效進來。
說白了,國內的導演把特效當成省錢的工具,根本不知道最終呈現的效果。
一部90分鐘的電影,只要可以,他甚至敢給你用45分鐘的特效。
這種撒沙子一樣的特效制作方法,再好的特效公司也沒有足夠的資源去渲染和制作啊。
最后,往往就變成了五毛特效。
說白了,好萊塢的特效制作,是綜合道具、燈光、機械、布景、化妝、威壓、攝像、后期電腦合成等每個環節,綜合制作的產品。
在好萊塢的特效鏡頭當中,1000幀的畫面里,900幀的畫面其實都是實景拍攝的,只有100幀畫面是電腦合成的。
而在華國的電影特效鏡頭里,1000幀畫面有幀是電腦合成的,只有200多幀是實景拍攝畫面。
俗話說,最高明的假話,就是說九句真話,其中夾雜一句假話。
這樣的虛假,能夠給人無比真實的錯覺。
而華國電影人制作的“假話”,十句里面有八句都是假的,只有兩三句真話,傻子也能看出是虛假的東西啊。
說的更直白一點,好萊塢人家把電腦特效當做點綴而已,實景拍攝的品質足夠高,才是硬道理。
華國電影人卻把電腦特效當成圖省事和省錢的工具,能不實景拍攝的就不實景,這樣做出的特效能好看才有鬼了呢。
彭毅誠沒參與過什么大制作,拍攝的特效最多的電影,也不過是武俠喜劇電影,其中的特效往往都是用香江的“土法特效”解決的。
直到這次彭毅誠親自參加楚門的世界的拍攝,他才猛然發覺,好萊塢這頭無敵巨獸的電影工業實力,比自己想象的更加可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