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個看似無所謂的結尾,才是整部電影真正的點睛之筆,道出了這部電影的主題。整部電影笑點也不少,但看下來讓人覺得沉甸甸的。
一個女人堅持了十幾二十年的抗爭和掙扎,原來不過是因為一個再簡單不過的理由和起源。
曾經的獨生子記女要求,和鄉村夫婦多生一個孩子的愿望,就在一場關于誤會、上訪、阻攔和斗爭之中,扭曲向了所有人都想象不到的方向。
至于這么做是否值得,對于當事人李雪蓮來說,早已經不再重要了。
她的一生已經全部依附在這場鬧劇上,不可自拔
“鐘麗紅或成新生代女演員的代表。”
“這是一部能把你的心猛地揪起來的電影,看到結局之后,你會原諒前面的那些平淡的劇情。”
緊跟著,潘金蓮打官司上映四天,首周票房達到了6700萬。這在華國文藝電影歷史當中,已經是個非常了不得的成績了。
就連華國電影人周刊的主編,這次也親自撰稿,對同時期上映的三部電影做了一番很有意思對比評論。
影評中針對的正是氣喘吁吁非常完美和潘金蓮打官司這三部電影。
氣喘吁吁在5月末上映,是部毫無疑問的大爛片。但它的宣傳做得非常好,找準了葛優這個點,大力灌輸一種“中年危機題材的喜劇電影”概念。
葛優在群眾心中的地位不是蓋的,多少人沖著這張臉掏錢買票,滿心期待的想活動活動腮幫子。結果咧,凌亂的剪切,聽不懂的英語,嘶啞的喧鬧,呆滯的眼神定格,無法理解的主題表達這一切,讓不少人第一次親眼見到了觀眾集體退場的大場面。
然而它的發行方光線傳媒,硬生生把票房賣到了三千多萬。
再說非常完美,這是一部有點勵志,有點愛情,有點撕逼,有點狗血,有點腦殘,因為包括太多元素而導致大鍋燉的準爛片。
片中的大咖自然是張紫衣,她的號召力不太行,但這個題材特別好,屬于大片之外的次級選擇,票房也不多說,9千萬。
最后是潘金蓮打官司,同樣有一位大牌于舒茵撐門面,導演還是鐘麗紅這個超巨星,雖然鐘麗紅沒有出演這部電影。
但她的影響力和號召力還是在的。
可壞就壞在,這是一部文藝片。
其實說起來,潘金蓮打官司這類型的紀實性藝術電影在如今的國內電影行業當中,早已經沒什么市場,主角再怎么光環都沒用。
電影上映前,據華國各大院線預測,最終這部電影的票房應該在55006800萬之間,妥妥的賠錢。
鐘麗紅當初知道各大院線對自己電影票房的預測時,當然很郁悶,多年的夙愿達成,卻辜負了彭毅誠這個投資方的信任。她可不是王瀟帥、賈張科那種坑死人不償命的家伙,心里覺著特愧疚。
但如今,鐘麗紅卻能松一口氣了。按照如今的勢頭,潘金蓮打官司的最終票房估計最少也有2億多,肯定不賠錢,還能給彭毅誠賺一筆。
而隔了一個多月,彭毅誠也再次啟程,飛去利堅國繼續楚門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