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上,朱瞻基微微回頭。
他看到了文官們那無數張滿是期待的表情,同樣也看到了武將們不滿的眼神。
“臣,奏請調五軍都督府左右都督輪值入內閣,為文淵閣大學士,主持大明軍隊事宜,協同朝廷、內閣辦理京察軍隊之事!”
轟!
朱瞻基平靜的聲音,好似一顆驚天神雷,在這奉天殿上炸響。
一時間,轟的所有人心神震蕩。
腦瓜子嗡嗡的……
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大明朝的皇太孫,竟然會在這奉天殿上,說出這等話來。
讓武將成為文淵閣大學士!
讓武將入值內閣!
夭壽了……
文官們,這一刻直覺得這奉天殿都好似塌了一般,心中的某個信仰在一瞬間轟然倒塌,萬般俱滅,萬物寂滅。
唰!
四位內閣大臣身后,所有的在殿文官,沒有任何的商量,便是如同對面的武將們一樣,齊刷刷的跪在了地上。
“太孫,此舉有違我大明祖制,萬萬不可啊!”
“陛下萬不可應許此時哇……若……若……”
“若當真如此,我大明將是何般荒唐啊……”
“臣數遍歷朝歷代,從未聽聞此等言論,臣惶恐不安……”
“請太孫收回此番言語,請陛下申斥之!”
“這天下間,試問哪里有讓領兵的武將,入內閣成為宰輔的事情啊?”
“陛下,您可萬萬不能開此先例啊,前唐藩鎮之患可是載記史冊,后世之人紛紛警戒。”
奉天殿外面的文官,不知道殿內究竟發生了什么,但是隱約看著上頭都跪了下來,他們也只能是照葫蘆畫瓢的跟著跪下。
歷朝歷代,武將從來都是被朝廷和皇室防備又防備的,所有人都害怕這群人手中掌握的權利過大,從而致使朝廷外強中干,江山不穩。
前宋杯酒解兵權,所為的便是要將武將們手中的滔天權利收回,將能顛覆天下的力量收攏在皇帝一人手上。
于是,前宋南北兩朝數百年,從未再現前唐藩鎮割據之事。
有激進的文官爬了出來,對著皇帝高呼:“陛下,臣請旨查辦太孫身邊接觸之人,太孫必然是為奸佞賊子蠱惑,方才說出這等顛覆國本,禍亂我大明天下的言論來!”
“臣等請陛下誅殺奸佞,正我大明國本!”
“請陛下誅殺!”
他們終于沒有勇氣,說大明朝的皇太孫朱瞻基是奸佞。
但他們依舊是怒火沖天,不管不顧的起此彼伏的諫言起來。
朱瞻基冷哼一聲,站出身來俯視著這幫,平日里自詡為大明肱骨,帝國脊梁的文官,嘴角上揚,多了些譏諷之色。
“本宮身邊并無奸佞!
調五軍都督府左右都督輪值內閣,為文淵閣大學士,乃是本宮一人所想!
本宮問你們,你們是想要現在就誅殺了本宮嗎!”
朱瞻基表現的強硬無比,不容這幫酸儒文官們質疑的機會。
他接著沉聲開口:
“你們是不是覺得本宮迷障了?是不是覺得本宮要禍亂我大明祖宗留下的江山社稷?
你們整日掛在嘴邊的,我朱家祖宗的成法。本宮今日就問一問你們,我朱家太祖高皇帝,何時何地說過,不允五軍都督府左右都督們入值內閣了?
要是本宮沒有記錯的話,這內閣還是我大明永樂皇帝首創。
本宮再問你們,你們是不是要將我大明永樂皇帝陛下,也給弄成祖宗啊?
你們好大的膽子!你們是想要做什么!”
朱瞻基一句句的話,像是一柄柄的繡春刀,狠狠的扎進這些人的耳朵,扎進他們的心口。
在場的人都知道,大明現在的內閣,乃是當年靖難之后,剛剛成為永樂皇帝的朱棣建立的,招解縉等人入直文淵閣,參與朝政機務,這才有了大明朝內閣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