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真大!
真的大!
碼頭上,所有人。
看著停靠在港口中的旗艦寶船。
一時間,文化有限的感嘆起來。
就連見多了大場面的朱瞻基,這時候也是深深的震撼。
四五十丈長的寶船。
全木制作。
九根桅桿,幾乎都快要插進九天云霄中了。
無數的繩索,如同萬年老藤一般,遍布站繞在船體兩側,同樣巨大的鎖扣上。
鉚釘。
比人腦袋都要大的鉚釘,表面泛著陣陣油光。
在船體兩側,兩層,一個個斗大的黑洞,像是一口口的深淵一般。
在黑洞的后面,是大明經過無數次改良之后,火力最為強大的大炮。
寶船面朝碼頭的一側,船艙甲板上,已經有一排水師官兵,戎裝在身,現在英姿勃勃,威風凜凜。
官兵們目光沉著,不喜不怒,卻自帶威嚴。
一面面大明龍旗,迎風招展。
在甲板下,有陣陣腳步聲傳來。
那是工作還沒有做完的水手們,正在對寶船,做入港后的最后收尾工作。
一系大紅氅,從甲板上的走了出來。
那是這支舉世無雙的寶船隊的首領。
聞名西洋的,大明三寶太監鄭和。
在其身后,有諸多文武下屬,緊隨其后。
碼頭上,傳來陣陣竊竊私語。
那是不久前,趕過來的建昌府官員。
朱瞻基微微側目回首。
羅向陽心領神會,當即手放在左側腰間的繡春刀刀柄上。
“肅靜!”
聞聲之下。
建昌府上下官員,當即靜音。
寶船太大。
也太高。
縱使鄭和一身裝扮,英武不凡。
從包船下到碼頭上,其過程也顯得有些狼狽,不太儒雅。
但是,鄭和的名聲足以掩蓋過這些瑕絲。
似乎是在海上飄得太久了,即使是鄭和,雙腳剛剛站在碼頭上的時候,身子也不由微微的晃動著。
他在船上,就看到碼頭上,竟然是太孫親自帶隊迎接。
雖然腳下步伐不穩,但鄭和還是快步邁出僵硬的雙腿,趕忙帶著手下的人,走到皇太孫面前。
“鄭和,參見太孫。”
鄭和打頭,寶船隊眾人齊聲行禮參見。
這是在外,邊上還有建昌府的官員在,朱瞻基便處之泰然的受了鄭和一禮。
然后他也上前,扶住鄭和的雙臂,將其彎下的腰抬起。
“鄭公一路辛苦。”
鄭和目光閃爍,搖搖頭推辭道:“老奴不辛苦,倒是太孫,在咱們大明的交趾,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