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才慢悠悠的開口:“如今皇太孫來江都,亦有十多日。為的是什么,本官以為你們都該是知曉了的。”
鹽商們爭先恐后的點著頭。
他們放下手頭上眨眼間就是上萬兩的營生,眼巴巴的跑到這江都城,可不就是為了皇太孫來兩淮的事情。
蕭本很滿意這些個商賈的態度,冷著的臉也終于緩和了一些:“本官也不與你們繞彎彎。皇太孫來兩淮,為的是替朝廷籌措錢糧,為正在南疆征伐的十數萬大軍募捐軍餉。”
他停頓了一下,微微轉頭看了眼,還在喝著茶的轉運使大人,才接著說:“太孫是來兩淮要錢的,可兩淮這么大,哪里錢糧最多?”
衙門里安靜了下來。
誰會傻到,在這個時候站起來,說上一句。
我他娘的錢最多!
一群鐵公雞!
蕭本在心里罵捏了一句,臉上不顯:“數遍兩淮,唯有兩淮鹽務場上的人,最有錢!所以,太孫,是來找再做的諸位,替朝廷,替南疆十數萬將士們要錢的!”
“要錢?”
“我們哪里來的錢糧?”
“今年光是鹽引,小的就花了十多萬兩。沒錢!”
“我等忠心大明,然而總不能餓死一家老小,供養朝廷吧!”
“朝廷定下的稅,該交的我等也都交了,余下的真沒有……”
“話雖如此……但朝廷有事,我等也不能袖手旁觀……”
“對。既然如今,皇太孫都親自來了。我想想……前幾日,鋪子里賣出了一批山貨,總還是能拿出幾千兩來的……”
“為國效力,我等義不容辭!我出五千兩白銀!”
“咱不比你們,咱頂天了,三千兩白銀到頭。”
“太孫不早些來,早些來,我們家今天就是砸鍋賣鐵,也不買鹽引了。那些錢,統統的都捐給太孫!”
“……”
砰砰砰。
不知道什么時候,葉英發已經放下了茶杯,手指輕輕的敲在桌面上。
現場,漸漸安靜了下來。
眾人的目光,統一在了,有話要講,執掌兩淮鹽務的葉英發身上。
“身為明臣,不擔國事,為庸官。”
“身為明商,不承經濟,為奸商。”
葉英發淡淡的說出了兩句話,目光幽幽的掃過眾人的臉。
他的臉色有些不好看。
雖然,他對皇太孫,所謂的募捐兩百萬兩白銀,感到有些荒謬。
但,總不能讓皇太孫親自兩淮,卻白跑一趟。
太孫沒了臉面。
他身為執掌兩淮鹽務的頭號人物,同樣會丟了臉面。
兩百萬兩沒有。
但三五十萬兩,總該是有的。
可方才,他一直在靜靜的聽著。
若是按照這幫奸商們的說法,大抵連兩萬兩白銀,都湊不齊。
現場的鹽商們,在聽到葉英發的話后,臉色戚戚。
葉大人自然不能是庸官。
但不給錢,還哭窮的他們,肯定會被弄成奸商。
奸商。
人人喊打。
朝廷順水推舟,直接來個抄家滅族,還能收獲一片民心叫好。
葉英發看到這幫子鹽商,算是聽懂了自己的意思,抬抬眼繼續道:“南疆正值大軍征伐,打下來就是天大的功勞,也是天大的新疆土。
天下沒有無本的買賣,沒有投入,誰也占不到那里的好處。
朝廷重視兩淮,太孫才來江都募捐。太孫滿意了,朝廷也就滿意了,有了錢糧的南疆大軍,也能順利的結束征伐。
到時候,朝廷定然是會賞罰分明的,好處誰也不會落下。”
說完,葉英發再次,看向眾人。
看向了兩淮鹽商魁首王博厚。
他已經交底了。
第一,不出錢不出糧就是奸商,要殺。
第二,天大的功勞,不是三五千兩銀子,能買來的。
第三,拿出來的錢糧,必須要太孫滿意,而非要讓朝廷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