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路中央,很長一截路,都已經被南疆戰俘們平整過了。
水泥路的模具,也已經被固定在兩側,只等著水泥倒下。
路的兩側,是一名名身穿麻衣的南疆戰俘。
他們的腳上,都被套上了鐵鏈。
得益于道路兩側的橫幅宣傳。
應天城的百姓們知道了,這些人的身份乃是從南疆來的。
他們有感于,在南疆對大明的侮辱,對大明軍人的傷害,所以他們自愿前來大明恕罪。
于是,百姓們對這些南疆戰俘,便沒有了一絲的同情。
甚至于,百姓們開始覺得,這些人是不是在南疆老家過不下去了,才故意來到大明,想要把大明給吃窮。
如今,朝廷讓他們干活,那就是要讓他們明白,天下是沒有免費的午餐的。
原本還有些擔心百姓會有使用戰俘有意見的官員們,見此也就樂呵呵的笑了笑,心中的擔憂自然也就沒了。
大約**點鐘。
從正陽門后面,有錦衣衛緹騎出現。
皇帝一整套的行頭,魚貫著從城門洞里出來。
在后面,足夠品級伴駕的官員們,緊隨其后。
朱瞻基扛著一把鐵鍬,跟在后面。
鐵鍬被打磨的閃閃發光,桿子上系著一個大紅花。
這是等下,要讓老爺子親自鏟一鍬水泥,放到模具里面的。
到了路口,皇帝從鑾駕上走了下來。
旁邊,無數早早就聚集起來的百姓們,頓時爆發出震天的歡呼聲。
皇帝滿臉笑容,看著自己的子民們喜悅的樣子,心里覺得,應該下旨讓老二、老三,在南疆專心收集戰俘,盡快多送些回來才是。
到了被固定好的模具前。
朱瞻基眼疾手快,將備好的鐵鍬送上:“陛下。”
朱棣點點頭,接過鐵鍬。
一旁,早就準備好的第一車水泥,在兩名戰俘的催促下,緩緩駛了過來。
朱棣暫時的止住了運送水泥的馬車,他昂首挺胸,環視四方。
沉聲提氣道:“朕,惟愿大明前路平坦,如此路之堅不可摧,綿延萬萬里!我大明百姓,皆可安居樂業,再無饑寒交迫之困!”
皇帝大發宏愿。
讓在場的百姓,更加熱烈的歡呼起來。
開工儀式現場的氣氛,在一瞬間被推到了**。
朱棣這時候,才招招手,讓運送水泥的馬車過來。
馬車是特別打造的。
在尾部,有一個閘口,閘口下面是一個小斗,只要打開閘口,馬車里的水泥就能流到小斗笠,方便皇帝陛下用鐵鍬鏟起。
若是按照正常的計劃,往后的馬車,都是直接運送水泥到路上,直接打開后面的車廂,會有戰俘爬到車廂里,在上面將水泥一股腦的推到路基上。
朱棣看著精心準備的小機關,臉上笑意濃郁。
他伸手,打開同樣被系著一朵大紅花的閘口。
頃刻之間,閘口下面的小斗就被裝滿,他趕忙伸手將閘口關上。
然后提起鐵鍬,鏟起滿滿一鐵鍬。
按照之前大孫子所說,將一鍬水泥,緩緩的倒在了壓實平整過的路基上。
然后,朱棣高舉起鐵鍬,向著四周示意。
現場再次響起震天歡呼聲。
朱棣緩緩退下。
兩名戰俘爬到車廂上的水泥里,將整個尾部打開,兩人推動著工具,整個車廂的水泥便如同瀑布一般流淌到路基上。
這時候,朱瞻基則是帶著老爺子,還有在場的文武大臣們,到了一旁臨時搭建好的看臺上。
按照流程,他們要在現場觀看一會,好對新式水泥路的建造有個全面的認識,然后才是回城。
今日準備的很是充足。
隨著第一輛馬車里的水泥被倒下。
隨后,無數輛馬車,運載著攪拌好的水泥,傾倒在路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