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生俊湊到秦游君身邊,琢磨道。
《大本營》他們都是熟悉的,正因為熟悉才知道上頭交待的任務并不輕松。
諸如此類的素材征集,每過一段時間都會來一次,有時候連著幾期收視下滑的厲害了,更會集中創意補救。
而室內嗎,很多東西都被固定了,再加上《大本營》請嘉賓請的頻繁,為了讓嘉賓放得開,使得游戲必須要有對抗的氛圍——
《大本營》一直是這么搞得。
可對秦游君來說,新的室內游戲玩法什么的并沒有對他造成多大的困擾……
第二天上班。
老劉第一件事就是問問情況。
朱生俊很沒信心道:“寫是寫了,但我不保證能過關,劉哥,你給看看。”
老劉打開文檔一看,卻是滿足了對抗性和參與性,只不過嘛,設計內容是《大本營》玩剩下的變種——
類似猜字謎的猜音樂,玩法是分為兩隊,每個參與者頭上放一個塑料錘子,如答錯,則砸下來懲罰,如搶答答對,敵隊被砸,都是慣用的套路了。
稍微的亮點就是這個懲罰機制,好像還行,會有趣味性,但又是RB綜藝玩剩下的套路,人家那懲罰,有時候會讓人心理惡心,內地嘛,明星還是尊貴的……
老劉咂咂嘴,“我覺得還行,送上去讓楊導評價,看看他們怎么說。”
楊導就是《大本營》現任導演,是個很有資歷的前輩。
當然,隨后的其他幾位老同事拿出的方案還不如這個呢,都沒太花功夫。
“游君,你呢,有什么想法。”
老劉一個個的催過,也是有耐心。
“劉哥,我也寫了一點東西。”
秦游君站起身,打開文檔讓出位置便于老劉審核。
這是他昨天下午花了不到20分鐘就寫好的,從設計格式到參與規則,都很成熟,沒辦法,這就是《人生一味》破百萬收視人次時系統給予的獎勵。
一分鐘……
三分鐘……
五分鐘……
文檔的內容不多,但老劉看得極仔細,認真研究著上面所描述的畫面,并在腦海里想象了一遍。
“可以啊,游君。”
早知道秦游君是個有想法的,但此刻,老劉還是感到驚喜。
沒別的,擔子壓在他身上,他才知道有所交待是件多么美妙的事情。
“打印吧,打印了我就去交。”
有一兩個還不錯的方案足夠交差了,老劉高高興興的裝訂好打了個電話給王總監。
“哦哦……是……這樣啊,那我過去了。”
奈何王總監對這事不重視,老劉只能自個去青梅大樓三樓《大本營》的演播廳。
等去了那,楊導一群人已經開始審稿了。
“這寫的什么玩意兒。”
跟韓國那邊的綜藝生態不同的是,內地綜藝大部分的話語權在總導演那,尤其是大綜藝很少制作人中心制。
講道理,這兩類模式也沒有哪個優哪個劣,總導演厲害,可以全權把控內容流程,制作人厲害,可以讓導演組領悟他的意圖好好配合,也可以把控內容產出,主要還是看能力。
“趣味、趣味,新意,都是一模一樣的思路還怎么搞。我就納悶了,這么簡單的設計都弄不好,尤其是這份,寫的啥?移植街機城的投籃小游戲,給予嘉賓表現空間,嗯?就這么喜歡省功夫?”
楊導今年42歲,火爆脾氣卻還是沒改——他是09年下半年接手的《大本營》。
“我讓他們重新整。”
對面那人臉都綠了,但也沒什么好狡辯的。
當然了,所謂的省功夫也要看怎么理解,策劃們從天南地北、海內海外的室內節目里吸取靈感,又或者對一些還不錯的流行活動加以移植其實是相當有保障不會出錯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