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
鄒斌院士忽然出聲,道“切片病理檢驗結果還沒出來。”
若是一旦開始消化道重建工作,那再返工就有點麻煩了。
那還得再次“開膛破肚”,對本就體弱不耐的高齡患者來說,無疑又是一次嚴重創傷。
也是趙培儒的操作太快,太高效了。如果是換成其他人來做這臺手術,根本到不了消化道重建這一步,病理檢驗就能出結果。
這時,年輕學生快步從旁邊的檢驗室過來,舉著剛剛打印出來,還帶著打印機溫度的檢驗報告單,道“所有切片結果,全是陰性”
這話一說,眾人心里,頓時都松了口氣
這說明,陽性部分已經切除干凈,全都摘除出病人體外了。
體內剩下的部分,全都是陰性了
眾人臉上,都露出喜悅之色。
作為醫生,最喜歡聽到的就是切片邊緣陰性這句話,這意味著,他們不用再額外擴大切除范圍了。
而鄒斌院士,更是詫異的多看了趙培儒幾眼。
趙培儒這個舉動雖小,僅僅只是下刀時偏離了五毫米的距離,但卻是幫了病人一個大忙,讓其身體在術后能更快康復,這對于已經七十多歲高齡,身體已經大不如前的患者來說,無異于雪中送炭。說是能讓其多活幾年,都不為過。
隨后,進行字形的消化道重建工作。
其操作難度也不大,相比于常規吻合方式來說,并沒有增加額外操作難度。
在趙培儒和鄒斌院士這兩位頂尖醫師的操作下,很快便全部重建完成。
最后一步,作為二助的傅程,在病人胰管內,放置口徑相似的硅膠管支撐,用可吸收線固定,膽總管內放置t管引流。隨后,將切開的十二指腸前壁,用1號絲線間斷橫行縫合。
檢查無遺漏后,逐層關腹縫合。
全套手術流程,完全按照治療方案做下來。
術中,既沒有出現一丁點意外情況,也沒有出現返工。
所有人都感覺,這臺手術有點出乎意料的順利。
太順利了
他們回味這臺手術的過程,主刀趙培儒的任何一步操作,全都是有效操作,沒有任何一步廢操作。
這也導致了,原本預計至少要四個小時的手術,僅僅只用了三個小時,就全部完成了。
“這位趙院長的主刀水平感覺好高”
“似乎比鄒老師做主刀時,也絲毫不差。”
鄒斌院士帶來的這些團隊成員們,看向趙培儒的目光,也全都變了。
您的思路靈活,腦子靈光,理論部分強,也就算了。
可您這手術實操部分,也強的離譜,和鄒老師這種頂尖技術大牛相比,也不相上下,體能體力耐力還更好
這簡直是全方位的優秀,沒有死角,沒有短板
做完最后縫合工作的傅程,也長舒了口氣。
他的臉上,也露出輕松的笑容來。
這臺手術一成,鄒老師的一塊心病,總算是能去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