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林蓁喜歡收集食物,來省城前空間里的囤貨不少,時不時拿存貨出來補貼一下,家里暫時倒也不缺肉吃。
豬肉腌制過夜,第二天臨近中午的時候就可以烤了。
說是五花肉和梅花肉各一斤,但是切割的時候哪有拿稱秤得剛剛好的,林蓁都是估摸著一斤的量隨手分切的,原則上份量大一些比少了好。所以那兩塊肉應該不止一斤,于是最后烤出來的叉燒看著感覺就有點多。
一頓吃太多,兩頓又有點不夠。
林蓁想了想,索性各切了一小塊出來,加起來大概半斤的樣子,秦崝就在旁邊看著:“這是要留著晚上你宵夜時做叉燒面?”
這會還不到中午,他就想到宵夜了,是因為林蓁習慣了下午一般吃的是點心加牛奶,晚上餓時才會吃一小碗面。
不過這次他猜錯啦!林蓁笑著沖他眨眨眼:“不是。”
秦崝看著她用刀輕輕把整條的叉燒肉一塊一塊地斜片出來,慢條斯理碼到旁邊的盤子里,看著就有食欲,就湊近了彎腰:“啊~”
林蓁非常默契地隨手拿起一塊送他嘴里。
秦崝一臉滿足地嚼了幾下咽了,突然靈光一閃:“難道是蓁蓁現在餓了,先切一點出來當零嘴吃?”他們家一般還有半小時才開始煮午飯呢。
林蓁:“……”
一直到午休之后林蓁才揭曉了謎底:“我們做叉燒酥吃。”
叉燒酥的皮子用的也是蛋黃酥酥皮的配方,先和油皮面團,再和油酥面團,餳個二十分鐘到半個小時,然后分別搟平,油酥片包進油皮片里,包好之后再次搟薄,將面片上下、左右對折,放進容器封好再餳二十分鐘,然后拿出來重復搟、疊,再餳。
趁著餳皮的功夫準備叉燒餡。
叉燒切成小丁,加入蠔油、豉油拌勻。熱鍋少油,下切成粒的紅蔥頭爆香,放入叉燒丁,稍作翻炒后加熱水,小火慢熬至叉燒丁軟爛,勾芡把汁液收至濃稠,盛出放涼。
把餳好的面取出,搟成薄片,分成均勻的片狀,放入叉燒餡,包成約摸二指寬、一指長的長條狀,捏好封口,碼在烤盤上,表面刷蛋黃液,然后灑少許白芝麻,烤制二十分鐘左右。
剛出爐的叉燒酥外皮酥脆,內餡咸香,秦崝一下子就吃了三個。
到第四個的時候才發表評價:“這個好吃!比糯米糍還有鳳梨酥那些好。”
他的口味偏咸香,會吃甜食,但不偏愛,今天這一口可是對了他的味了。
程奶奶和林蓁一樣,都是咸甜通吃的,吃完第一個之后喝了兩口加了核桃的豆漿才拿起第二個——
這時院門忽然被拍響,她一聽臉色不由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