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肩負著這個使命的自然是他自己的博格達營,一旦博格達營被圍,可以堅持三個月左右,在這個世界上,若碎葉軍不能在三個月之內趕到救援,那就沒有任何軍隊做得到了。
從怛邏斯出發時,沿著白水城(奇姆肯特)--柘折城(塔什干)-吉扎克(吉扎克)--薩末鞬城(撒馬爾罕)-乞史城(沙赫里薩布茲)南下,除了吉扎克與薩末鞬城之間,薩末鞬城與乞史城之間有兩處山地,就再沒有不好走的地方了。
河中各地,就算在夏季,雨水也少的可憐,道路雖然灰塵撲撲,但甚少積水、泥濘之處,碎葉軍目前已經用上了四輪馬車,車輪也包上了鐵,雖然損耗也很驚人,但比起純木制的車輪來還是少得多。
沒多久,天山營(蘇哈,以唐人為主)、博格達營(孫秀榮)、夷播營(李進才)、熱海營安然無恙抵達了乞史城與吉扎克之間的平原地帶!
博格達營是在一個清晨踏上那處平原地帶的。
“大都護!”
蘇哈的博格達營的虞侯軍先一步前來匯報了。
“敵人似乎偵知了我軍的動向,并在薩末鞬城下立下了大營!”
“哦?”
一切都在他的預料之中。
他膽敢大大方方從山谷里穿越出來,賭的就是在上一次自己與納斯爾的大軍激戰過后,他們回去之后一定會仔細了解過碎葉軍的作戰方式,自然就會明白想用陰謀詭計擊敗碎葉軍實在不容易,納斯爾就是前車之鑒,好好的伏擊便成了硬抗。
于是,無論是大唐,還是大食,不約而同都形成了一個共識。
在野外擺開陣勢,硬橋硬馬戰斗,用大量的重騎兵、重步兵,方有取勝之機!
何況,在薩末鞬城城下戰斗,圍困乞史城的哈桑大軍還能隨時抽調兵馬北上前后夾擊,無論如何,大食人都立于不敗之地,既然是這樣,何苦處處分兵弄險呢?
歷史上的怛羅斯之戰,便是如此,雙方都在怛邏斯城下硬橋硬馬地戰斗,由于大食軍高達十萬,就算沒有葛邏祿人的叛變,高仙芝也不一定打得過,立國之初的黑衣大食并沒有那么弱,而高仙芝只有一個軍團兩萬人而已!
眼下幾乎是怛邏斯之戰的翻版,孫秀榮手下只有四個營頭一萬多人,面對著總數高達五萬(理論上)的大食軍,依舊是以少擊多!
當然了,除了四個營頭,還有一個營頭的拔汗那軍,不過孫秀榮對其戰力一無所知,并沒有指望太多。
對于這一點,甚至大食人能將全部兵馬調到薩末鞬城附近與自己激戰孫秀榮都考慮在內了,至于乞史城,在眼下這個局面下,大食人只安排五千人粟特步軍為主就行了,將那些精銳的大馬士革、巴格達、呼羅珊步軍和騎兵全數弄到這里也大有可能。
論裝備,自然以大馬士革、巴格達步軍最為厲害,因為它們繼承了羅馬人步軍的一些傳統,訓練有素,而呼羅珊騎兵和步軍至少在眼下是整個大食國最精銳的!
“高仙芝一個軍團就能硬抗十萬大食軍,自己難道不能嗎?”
一想到這個,孫秀榮沒有理會可能從乞史城北面山谷涌來的敵軍,大大方方帶著四個營頭朝薩末鞬城壓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