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當初都是說好的,只要咱們大軍發動,他們必將響應歸順。”
“只是,我們不是至今還沒南下嘛?想來他們心存疑慮,不敢來太原城,畢竟咱還是打著大隋的名頭,他們是反叛者,是盜匪。”
李建成似乎懂他爹指東打西的做法了,李元吉不懂,這話說的像建議,又像爭辯。
“唐公,我以為,他們應該是想看看咱們能不能出河東!如今宋老生駐霍邑,屈突通防河東,五萬精兵。恐怕是他們也對我們南下存在懷疑吧?”
這一次,裴寂沒有讓許央再截胡了,很配合著就把李淵的意圖說出來了。
反正,許央是這樣認為的。
“我們本來就是要南下的,只是沒料到代王終歸是不相信檄文。看來南下是必定要有惡戰的。”
許央這一次一言未發,李世民也沒有。本來這就是定好的,李淵總要玩這么一出。
忠于決定揮師南下了,太原周邊已經絕對穩定了。
李淵讓李元吉留守太原,委托劉政會暫攝太原縣政務,輔助李元吉駐防太原。
李淵親自主中軍,裴寂、柴紹、唐儉于中軍輔助。
李建成率左路,劉弘基為副將,殷開山輔助;李世民領右路,許央還是他的右路副將,段志玄輔助。
這幾乎是李淵能動用的最強力量了。當然,許田和許江屬于許央的親衛,沒劃入大軍的將領中。
李淵大軍于大業十三年七月底,從太原開拔,揮師南下。
同時,再一次委托劉文靜北上,不管是向突厥示好,還是扯皮,目的是想讓突厥在自己揮師南下時,不要抄了自己的后路。
這一次,大戰略目標是直指長安,小目標是徹底拿下黃河以北,也就是整個后世山西的區域。
戰術是閃電戰,速戰速決,設想以最快的速度拿下長安。
目前李淵部屬五萬,左中右各一萬,留守太原兩萬,以確保太原不失。畢竟,所有將士的家眷都還在太原。
大軍嚴格執行日行五十里便扎營,穩步推進,不至于出現勞師遠征,師老兵疲的情況。
雖然三萬大軍中有五千老卒,李淵還是相當的謹慎,適當考慮了新招募軍卒的情況。
四百里,整整行軍九天才到了霍邑城北二十里。
天不作美,從兩日前就開始下起了連陰雨,一直持續下了三天,仍然沒有要停的意思。
泥濘的道路給大軍造成很大的煩擾,不管是行軍還是扎營,都是在泥濘中。
“這狗日的天氣!”
這樣的牢騷不止是許江發,只不過是許央只能聽到許江的牢騷,還特頻道。
許央也煩。
這時候的行軍作戰,有時候真的看老天的臉色。
就說現在,他們的大軍,已經瀕臨難以作戰的地步了。
先不說攻城器械在泥濘不堪的城下能不能使用,就連將士們的箭矢,都泡軟了,根本就沒法用。
所有人都是濕漉漉的,持續的陰雨,衰衣根本沒用,雨水都透過盔甲縫隙,將整個身體浸透了。
人、馬、軍械,整體狀況都不容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