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日,聽說李世民單獨求見李淵,在營前被拒,不得見。
第四日,整個大軍的軍卒已經開始在收拾行囊了,這是要撤軍的意味。
大雨還沒停,軍中的流言比這大雨還陰沉,連綿,壓的人不能松快的喘氣。
第五日,有軍卒發現,在大營背后的山坡上,霧氣繚繞中有一白衣白發白須的老者,那老者凌空而行,猶如仙人。
“雨過天晴,大唐必勝!大唐李淵,天生帝像!”
這是那白衣白發白須,宛如仙人的老者所說的。這是山神預言!
關鍵是,這老者,這一陣看到他還在東山的濃霧中,眨眼的功夫,就出現在西山那薄霧中了,有是一個瞬間,老者還是那一身白衣,一樣的白發白須,就出現在大軍營帳的背后。
每一次出現,都會是這幾句話。
裴寂以為是李淵在做法,想以這種方法讓軍心穩定下來,帶著疑惑進了帥帳。
“玄真,我沒有指使誰做這事。你知道的,我已經決定撤軍了,完全沒有多此一舉的必要。”
“唐公,會不會是二郎?”
這幾天的議事,李世民是反對撤軍最堅決者,就是李建成、柴紹也都有了猶豫。
“二郎這幾日一直在軍中的,甚至多次來帥帳求見,我都沒有見他。時間上,二郎是沒有這個時間的。會不會是······”李淵稍微停頓了一下,跟裴寂同時喊出:“是許央!”
兩人快速出了帥帳,讓親兵把馬牽過來,立刻上馬。就在這泥濘的道路上,使勁抽打的戰馬,向許央的營帳奔去。
李世民已經在許央的營帳口了。猶豫了又一陣,幾次想進去,又遲疑了。
在李世民看來,不管是不是許央做的,這都是有利于穩定軍心的。這種事不說透比說透了強。
“二郎,唐公和裴寂向這邊來了。”
李世民從聽聞這玄乎的白發老人飄蕩,就懷疑是許央所為,做了為許央瞞下的準備,已經安排人注意他老爹的營帳了。
既然老爹就要過來了,他就必須先進許央的營帳了。
“許央何在?”
李淵和裴寂下馬,都不管營外的守衛,一邊問,一邊就往營帳里闖。掀開營帳,見李世民正端坐在營帳里,還煮好了兩盞茶。
這場景,看上去就像是李世民跟許央正在飲茶談事。
“世民見過父親大人,見過裴長史。”
“許央呢?”
“許央?去茅坑了!”
李世民說的很坦然:“沒想到許央這小子居然還藏了這般好的山茶。父親,長史,不如一起飲一盞······”
“父親,長史,我還是想不明白為何要撤軍?士氣宜鼓不宜泄,父親和長史都是久經陣仗的,又豈能不知道這點?”
“你想過沒有,一旦太原被劉武周攻破,那將是怎樣的局面?我軍的大多數軍卒家眷都在太原。劉武周南下打太原的消息,已經將整個大軍的軍心攪亂了。”
好了!李世民心中一喜,只要將父親和裴寂的心思拉到撤軍不撤軍的問題上,就能為許央贏得一些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