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廟中。
炰烋望著殘缺而模糊的神像,感嘆道:“魑斂鬼王供奉的不死道君,也不知本尊到底是何等人物。”
他又回頭,看向正在搭灶生火的吳奇:“只是……道友,咱們在道君神像下吃面,這不太好吧?”
“無妨,道君他必不會在意這等小事。”
吳奇一邊慢慢添柴,一邊調整鍋子角度。
做飯自然是在浮云觀更好,那里鍋碗瓢盆具備,還有各式調料和配菜,自己也用得趁手。
奈何藤妖不愿去,怕被外界誤會投靠浮云觀,吳奇只有在東廟搭灶做飯。
“道友,吃豬油面為何不去城里面攤?”
炰烋手指在腋下搓了搓,又在鼻下嗅了嗅:“一碗面罷了,在這弄費時費力,實在不值當。”
“面攤的面,味道不太行。”吳奇隨口道。
他見水已沸騰,于是撒鹽下面。
“我記得城北有一家攤子挺好,那面真香。”
炰烋盤腿坐在地上,腦袋前探:“道友這自做豬油面,又有何不同?”
“吃過便知。”
吳奇從木箱里取出洗好的各種食材,一把蕹菜,一把夏蔥,一頭大蒜,兩個雞蛋。
小蔥切碎,鋪于碗底。
蕹菜分段,入水焯熟。
剝蒜成瓣,各取所需。
再煮上兩個橢圓勻稱的荷包蛋。
在兩個陶碗中分別加入半勺豬油,一小勺豆醬清,一點麻油,下蔥蒜,用沸水淋上,再將面撈出鋪上,攪拌,面成。
“豬油掛面。”吳奇抬手示意:“請。”
炰烋看得臉色古怪:“道友,你這熟練度……難不成道友在浮云觀里當飯頭?”
吳奇并不搭,只是端起面說:“趁熱。”
他自顧自慢慢吸面。
炰烋自討沒趣,于是夾了一筷子面條入口,面入嘴中,他臉色驟變,手中筷子速度陡然加快。
他沒扒拉幾下,一碗面就只剩一小半。
炰烋一臉吃驚:“這是什么面?”
“豬油掛面。”
吳奇慢條斯理剝蒜,就著蒜喝了一口湯頭。
炰烋也學他模樣來一口,頓時瞇起眼,一臉爽到。
“天下間竟有如此美味的面食,實在是……”
他一時間竟然語塞。
“好!”
炰烋放下筷子,雙手抱拳:“多謝道友!”
吳奇回以拱手。
“不過道友,你這面為何如此鮮香順滑,既有山珍之清新,又有海味之醯醢(xihai)……不可思議。”
炰烋是一老饕,唇齒一嘗,就辨出這一碗面里種種細膩之處。
吳奇贊:“道友好眼力。”
一碗精心烹煮的好面,也需要懂行的食客相配。
若干配菜中,蕹菜就是空心菜,夏蔥即小蔥(冬蔥為大蔥),加上大蒜在內都是吳奇在浮云觀內自種。
兩枚雞蛋是上次女童早霜送的禮物,小張很大方地貢獻了出來。
豆醬清是醬油前身,本地有人釀造,味道較醬油略清淡。
最關鍵是湯頭,湯頭以香蕈(xun,即香菇)和姜片熬煮,倒入碗中,自然鮮香。
經以上步驟,就煮出了一碗平平無奇的豬油掛面。
制作流程倒不復雜,只是需要耐心與細心。
但凡事怕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