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就把義烏小商品市場當成了自己最主要的銷售渠道,他的扣子從這里銷往世界各地。
一位位來自不同地方的商人在義烏成就了自己的事業,現在冉江想要復制這個奇跡,甚至做得更好,就需要為栽好梧桐樹,才能引來金鳳凰。
“過幾天我會下個通知,把有在義烏開辦工廠或者把工廠從外地搬過來的人都集中到一起,大家敞開了談一談,看看有什么難處,大家一起想辦法解決!”這些企業在成長之初,肯定是需要扶持的,那么就看他們現在最需要什么了。
“好,邱大哥,我可是有一大堆問題等著問你呢!”陳江河雖然開了幾年拖把廠,可要改成襪子廠,他心里也沒底。
幾天后,縣電影院的放映大廳里坐滿了人,冉江原本想在縣政府的會議室開這個會,然而報名的人實在是太多了,會議室根本坐不下,于是只能改在了這里,整個義烏縣城,也就只有這個地方能容得下這么多人了。
冉江主持會議,參加的還有工商局、工業局、信用社、稅務局等多個有關部門的領導,想要幫助這些企業成長,必須又多家單位參與才行。
會議開始,冉江直接進入正題,“之前的通知里已經講清楚了,這次會議主要是和大家討論下,看看你們開辦工廠都存在那些難題,縣里會盡量給你們提供扶持,幫你們解決這些問題!”
要想讓共產盡快開起來,不等于讓冉江親自出馬,幫他們做事,而是在更高層面上,為他們掃清障礙,提供便利,這才是政府應該做的事情。
當然,這是說基礎條件比較好的地方,你要是換成玉泉營那種一窮二白啥也沒有的地方,就只能是政府幫忙找項目了。
“今天我把縣里和開辦工廠相關單位的領導都請過來了,有他們幫忙,你們大可以放心地干!”冉江依次介紹了到場的領導,商戶們報以熱烈的掌聲。
現如今,小商品市場每年能給縣里還有各個單位提供的利益越來越多;而且前不久內參上也肯定了他們的做法,所以現在各個單位出面給義烏小商品產業提供幫助的積極性也是越來越高了。
好多領導都是一樣的想法,光辦個小商品市場就有這么多好處,這要是再把工廠搞起來那還得了?
“那么,現在就開始吧!誰有問題就舉手,能現場解決的我們現場解決,現場解決不了的我們也會記下,回去后再認真討論,不管最后能不能成,都會給你一個答復!”冉江說完,如林的手臂刷得一下就舉了起來。
“大家的積極性很高嗎?看來早就盼著開工廠了!呦,黃廠長也舉手了啊?咱們先照顧下外地的客人,讓黃廠長先說了!”冉江點了黃鶴的名。
“邱主任,各位領導,我雖然是溫州人,可現在在義烏呆了這么久,也算是辦個義烏人了,你們可不能把我當外人了!”黃鶴開了個玩笑,然后說出了自己的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