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倒是如果這首歌沒有這段評劇,演出效果還會更好,因為路遙寫的這首《秦香蓮》還挺好聽的,詞也寫得不錯,將一個被丈夫拋棄,遠赴千里尋夫又被趕出來的凄慘女子的那種悲情都表現出來了。
反倒是這段評劇有些畫蛇添足了。
幾位評鑒人都搖了搖頭。
果然,讓一位現代流行歌手,用兩周的時間就把古典戲曲與流行樂結合在一起,還能表現出1+1大于2的效果,是很難的一件事。
伯謙做得好,并不代表其他人也能做到。
在心里,他們都偷偷將被伯謙拉高的評判標準又重新降低了下來。
撒老師立馬上臺控場道:“感謝路遙和常雅涵老師帶來的精彩表演。”
“讓我們掌聲歡迎下一位國風傳唱人登場!”
穿著一件點綴著朵朵桃花的新式漢服,顏方休神態自若的走上了舞臺。
“各位觀眾大家晚上好,我是國風傳唱人,顏方休。”
“一首《梁祝》,送給大家!”
《梁山伯與祝英臺》,又是一個所有華夏人都耳熟能詳的著名愛情故事,堪稱華夏版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清脆好聽的古箏聲響起,柔情蜜意的旋律,帶著一絲嬋娟的感覺。
顏方休舉著話筒,站在舞臺中央,靜靜的唱起了歌。
這是一首很柔情的中國風歌曲,顏方休就像是一個畫外人,潺潺的將梁山伯與祝英臺之間那感天動地的愛情故事,用音樂的形勢,娓娓道來。
歌至半途,伴奏旋律一變,著名的《梁祝》小提琴獨奏響起。
知名越劇表演藝術家江淑花舉著話筒走上了舞臺。
她并沒有穿著越劇的戲服,也沒有唱什么越劇唱段,只是舉起一只手半掩著臉龐,用越劇的戲腔,唱起了這首歌的副歌。
本身越劇就長于抒情,以唱為主,聲音優美動聽,表演真切動人,唯美典雅,極具江南靈秀之氣。
越劇唱腔,再配上很抒情的,以梁祝故事為主體的中國風音樂,立馬就讓現場的觀眾代入到了音樂中那美好但是卻又有些悲情的愛情故事之中。
梁祝的故事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大小也有幾十種戲曲都編過梁祝的唱本。
但是,所有版本的結局,梁祝最終都是化蝶雙飛了。
這個故事的內核是一個悲劇。
而悲劇,總是最能打動人心的。
能夠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十有九悲。
一曲動人的《梁祝》唱畢,現場很多比較感情的女孩,眼眶都有些紅潤了,咬著嘴用力的拍掌。
為這一段流傳千年的感人愛情,現場的掌聲經久不息。
葉未央站在后臺的備場區,與黃鐸對視一眼,兩人眼神中都帶有一些凝重。
今天的公演,大敵還真是不少啊!
下一個,就輪到他們上臺競演了。
他們的演出,能不能獲得現場觀眾的喜愛與投票?
有些忐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