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預料,顏方休的舞臺演出,再次獲得了評鑒人們的好評。
他沒有像路遙那樣,為了加入更多的越劇元素,而直接生搬硬套的將越劇唱段插入到流行樂中。
因為平常不怎么接觸戲曲的原因,他也無法一下子就像伯謙那樣,將京劇唱段和流行音樂結合起來,獲得那種1+1大于2的驚艷效果。
所以他選擇了自己最擅長的,在中國風音樂中加入戲腔元素。
他只吸納了越劇的那種優美動聽的柔情戲腔,將其運用在了整首歌最重要,同時也是記憶點的副歌部分,讓江淑花老師玩了一次用戲腔唱流行歌。
效果還不錯,至少確實突出了越劇的那種抒情特點,也沒有喧賓奪主,或者出現歌曲的撕裂感,完整度很高。
周聽和梅蘭等幾位評鑒人都很滿意。
不怕你不懂戲曲,就怕像路遙那樣,不懂還要硬上。
央視為什么要找流行音樂人來參加節目,而不是直接讓這些戲曲表演藝術家進行古典戲曲表演?
不就是因為單純的戲曲現在受眾小,央視希望能夠利用流行音樂的影響力來宣傳戲曲嘛。
這個節目的主要看點是流行音樂,幾位國風傳唱人要創作的也是流行中國風音樂,雖然要求和戲曲有關,但是沒說非要生硬的運用戲曲選段,只要有相關元素就行了。
在觀眾與評鑒人的一致認可下,顏方休和江淑花老師向觀眾鞠了個躬后,就下了臺。
撒老師的聲音再次響起。
“讓我們歡迎,下一位國風傳唱人登臺!”
經過顏方休的演出后,現場的觀眾們被路遙打擊到的熱情,再次燃了起來,期待著下一位國風傳唱人可以帶來更好的演出。
而正在備場的葉未央也深呼吸了一口氣,接過工作人員遞上來的話筒,挺胸昂頭的踏上了階梯,往臺上走去。
“哇!!!”
“葉未央!!!”
“好帥好帥!!”
“加油!!來首好歌!!”
當聚光燈打在登上了舞臺的葉未央身上后,現場的觀眾立馬就爆發出了山呼一般的歡呼聲。
六位國風傳唱人中,他們最期待的就是葉未央了,畢竟葉未央的戰績太過彪悍,至今無一首歌失手,首首都爆火,現在甚至火到國外去了。
站在舞臺上的葉未央,同樣穿了一襲白色的漢服,不過細節處和伯謙的不一樣,他的漢服上紋了一朵大大的桃花,倒是和顏方休有點像,比較簡約,沒有什么其他多余的配飾。
微微一笑,沖著熱情的觀眾們點點頭,葉未央伸手在后腰一摸,一把折扇就入了手。
輕輕一揮,在胸前一甩,這把折扇就被葉未央打開了。
扇面上,寫著三個朱紅色的毛筆字:桃花扇。
他這一耍帥,又引起了現場觀眾的一番驚呼。
平常葉未央的打扮要嘛就是簡單的校園風,要嘛就是樂隊表演的時候會穿一些比較搖滾風格的衣服,從來沒穿過漢服。
穿著漢服,手握折扇輕扇,就像是一個大戶人家貴公子的葉未央,讓現場的女觀眾好一番大飽眼福。
就連周聽臉上也笑開了花,今天她算是體驗感拉滿了,兩個圈內好友的古裝初秀,都被她看入眼簾。
“各位觀眾、專業評審團、評鑒人們,晚上好,我是國風傳唱人,葉未央。”
“一首開胃小菜《桃花扇》,送給大家。”
嗯?
就在大家疑惑,為什么是開胃小菜的時候,坐在舞臺右半邊的伴奏老師群里,一位穿著旗袍,握著三弦的年輕女樂手,玉指輕撥,一段有些蕭瑟,跳躍性很強的三弦聲響起。
握著話筒,穿著一襲灰色長衫,兩手卷起了袖口的黃鐸,在聚光燈的照映下,從一片漆黑的舞臺后走了出來。
“你記得跨清溪半里橋,舊紅板沒一條,秋水長天人過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樹柳彎腰……”
孔尚任著名戲本《桃花扇》中第五支曲子的名句,被黃鐸用昆劇唱腔,娓娓道出。
這句戲就像是一個引子一樣。
當“腰”字出口后,鋼琴、古箏、蕭、弦樂團的伴奏聲全都立馬響了起來,一段很富有層次感的前奏,如同一彎清泉叮咚,流入了現場聽眾的耳中。
葉未央學著戲曲表演的姿勢,在舞臺上走了一個戲劇臺步,折扇拍掌一合,起聲唱道:
「詩意散落在街頭」
「詩人在城市漂流」
「虛榮是個殺手」
「無形引誘只需個借口」
「誰在意送的紅豆」
「雖是你整個宇宙」
「天長地久今生竟然變成了」
「片甲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