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從容、豁達、豪邁全都從葉未央的歌聲中傳遞而出!
“打”“且”“輕”“任”四個重音字,全都被他拖著長重音而唱,幾度豪邁情懷,幾多英雄盡在這四句詞之中。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葉的雨聲,不妨一邊吟詠長嘯著,一邊悠然地行走。
我的竹杖和草鞋輕捷得也能勝過騎馬,還有什么可怕的?
穿著一身蓑衣,就算有風吹雨打襲來,照樣也能過好我的一生!
葉未央穿透力極強的粵語唱腔,立馬就將觀眾們拉回了蘇軾面對的那個風雨吹打的遇雨日。
當時寫下這首詞的時候,正是蘇軾被貶黃州時所作。
此時,已是他因“烏臺詩案”被貶到黃州的第三個春天,經過一段時間的凄凄惶惶,蘇軾終于調整好心態,淡然面對這一次差點被殺頭的人生打擊。
他曾是天之驕子,卻從跌落凡塵,他曾高居廟堂,卻落魄江湖。
但是人生挫折并沒有徹底擊垮他。
他依舊可以笑著面對人生。
摸著自己的胸膛,葉未央收斂了幾分豪氣,但是卻迸發出了更多的豁達與瀟灑,大氣的繼續用粵語唱起了下闋。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
「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
「也無風雨也無晴」
春風微涼,將我的酒意吹醒。
寒意初上,山頭初晴的斜陽卻應時相迎。
回頭望一眼走過來遇到風雨的地方,回去吧。
對我來說,既無所謂風雨,也無所謂天晴。
葉未央的普通話唱段,聲音溫溫柔柔的,給人一種非常軟的感覺,但是他轉用粵語來唱副歌的《定風波》原詞之后,卻如同一匹脫韁野馬一般,狂放不羈!
如蛟龍出海,整個人的氣場立馬高了數倍,瀟灑豪邁的氣度全都出來了。
現場的觀眾們都有片刻忘記了呼吸,全都直愣愣的看著葉未央。
葉未央大氣灑脫,氣貫長虹的副歌,將原詞蘇軾的樂觀、豁達、瀟灑、曠達全唱出來了!
詮釋出了蘇軾笑看人生、超然物外的人生態度。
人生總有風雨,但只要內心淡然,就無懼風雨,我們何妨在風雨中瀟灑自在地吟唱?
人生終究不過求個心安,只要一具蓑衣,便可逍遙地度過風雨人生。
也許曾經我們覺得邁不過去的坎,日后再回看,也不過如此,曾經的痛苦快樂,終究在時光中化成一絲淡然的回憶。
那人生是風雨還是晴呢?
是也無風雨也無晴。
在這短短的幾分鐘里,觀眾們仿佛看到了蘇軾的靈魂穿越千年,來到了這個舞臺上,從葉未央臉上那不羈的笑容中,看到了幾分千年前,蘇軾的那種看淡一切風雨的灑脫。
那種直擊心靈深處的震撼和激勵,鎮的所有人話都說不出來了。
而從這首充滿人生態度的歌曲中,所有聽眾,亦獲得了音樂里那份勸人積極向上的力量!
聽完這首歌,所有觀眾都頓覺心胸舒闊。
也許當大家日后再面對人生風雨時,想起這首豁達豪氣的歌,想起這首歌中穿搭出來的信念,也許內心就不會那么凄惶了。
竹杖芒鞋輕勝馬,
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回首向來蕭瑟處,
歸去。
也無風雨也無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