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父女走出自家院兒,開始在巷子里閑逛。
四周的街坊鄰居,看到許大茂的時候,開始和許大茂打招呼。
許大茂也一一笑著回應,還讓懷里的女兒叫人。
在這方面許大茂的這個小女兒卻是沒什么抗拒,許大茂讓她叫什么,她就叫什么。
這下周圍人,都夸贊許大茂的女兒懂事,許大茂自然一副與有榮焉的感覺。
養過小孩的其實都知道,小孩好擺弄也不好擺弄。
尤其是讓他們和陌生人打招呼的時候。
許曚這表現確實挺懂事的。
在巷子里沒走幾步,被蘇愛國招的那個手下小偉,他的母親胖嬸給攔了下來。
小偉20出頭的年紀,胖嬸年紀自然也并不大,看樣子四十五左右的年紀,也就比許大茂大個幾歲。
許大茂當然不能叫嬸裝嫩,他還是要臉的。
“大姐,您這是有事啊?”
“大兄弟,你說我家孩子在蘇愛國哪兒安不安全啊?”胖嬸向許大茂問道。
安不安全?
許大茂有點蒙,有啥不安全的,蘇愛國除了讓他家兒子跑銷售還能干啥啊。
小偉到蘇愛國哪兒上班一個多月了,嘴甜人也機靈,這第一個月的工資直接大幾百。
基本上相當于在面包廠一年的工資了。
所以胖嬸他們兩口子,在從兒子哪里拿到他第一個月工資后,這心里真是擔驚受怕。
眼瞅著許大茂這個讓蘇愛國叫許爺的人出門了,當然得好好問一問。
但她沒頭沒腦的問許大茂安不安全,許大茂確實懵了。
胖嬸家的男人聽到自己媳婦問許大茂,也禁不住往這邊靠了靠。
與胖嬸不同,他倒是顯得很瘦和自己媳婦站在一起,很有一種胖瘦頭陀的既視感。
這也算是一種互補了吧。
“許兄弟,是這樣,我們家小偉他第一個月工錢有點...有點多,所以我們兩口子這心里有些害怕。”
聽男人這么一說,許大茂也算明白過來,當下笑著說:“沒事,掙得多那是好事,蘇大頭他做的那都是正經的買賣,你們把心放到肚子里吧。”
“可這掙得也太多了吧~”
許大茂無語,還真有人嫌錢賺的多的。
但許大茂對他們的想法十分理解,畢竟像他們這般四十多歲的人,從上班那天開始一直到現在都是幾十塊錢的工資沒變過。
突然有天發現一個月的工資訂上他們一年的收入,這種沖擊真不是輕易能接受得了的。
眼下這個時代不是所有人都有那個經商賺錢的膽子。
更多的人還是喜歡更穩定一些的工作。
可這份穩定的工作,也不可能穩定的太久,畢竟時代在進步。
“做生意確實比較賺錢,小偉交給家里的錢,安心收下就成,有錢也能給他說個好媳婦不是。”許大茂勸慰一句,讓小偉的父母寬心。
“許兄弟,既然做生意這么賺錢,你說我們這幫人也做生意怎么樣?總歸不能比我兒子來的差吧?”
人一旦接受了新鮮事物,轉化并且加入的過程是極其快速的。
比如說微信支付...
現在小偉的父親就有點這個想做生意的苗頭,但生意這東西真是有人賺錢,有人虧錢。
哪怕在這個遍地商機的年代同樣如此。
如果許大茂只是這年代其中一員的話,也不見得真能夠賺到什么錢。
原來的許大茂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和榜樣。
“生意這東西不好說,有人天生就是做生意的料,所以就賺錢。可有的人付出很多辛苦,最后卻反而賠光了家底。所以我也不好說一定會賺錢。”
許大茂既不鼓勵也不反對,路都是自己選的,選擇的權力當然都在他們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