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里。
小年過后的這一天,南陽侯夫人托著禮物來看欒英,燕燕衣錦還鄉,南陽侯夫人只能自己硬著頭皮來看孫子。
她現在是不看,心里會想著,而不看又怕公主說她怠慢欒英,看呢,其實整個過程透著拿尷尬形容還算是個好聽話。
先往護國公府上拜世子夫人,元秀一般不見她,出來一個丫頭收下禮物,不白收,吩咐一個婆子帶路,南陽侯夫人謝過她。
護國公府正房和公主府正房均在中軸線上,路有些遠,雪地瓊林的風景頗好,南陽侯夫人走一路欣賞一路,但是汗水出來。
只能她走遠路,這樣欒英直接從正房出來,就能見到。
能看到正殿的時候,轉彎,從另一個儀門進到正殿之后,過樓閣過廳堂,重重又重重,這里才是公主的正房,她和國公平時并不居住在正殿內。
長廊宛若游龍般環繞,漸行,兩邊廂緊閉雕花板壁,散發出木料香味,這樣采光不好,上方有一圈罩薄輕紗,能透風就透光,地籠火,也能聞到火盆銀炭香,保暖倒不用去想。
南陽侯夫人剛有個房間坐下來,不及打量房間內的擺設,就聽到嘩啦嘩啦聲出來,南陽侯夫人就知道護國公世子夫人早早代她通報過,站起來時,腳步聲過來,嘩啦聲更響,幾個丫頭翩然而入,后面再出現就是兩個小胖子,牽著兩匹玉馬。
嘩啦聲從玉馬而來。
祁越送的玉馬,底座是半圓翹翹板,一晃一晃的供孩童玩耍,孩子的想像力放大一些,馬上又有金絲韁繩,欒英和云龍總想牽著馬走動,公主讓工匠想辦法,在紫檀底座上加木軸,加木輪,不想牽的時候取下來還可以前后晃動。
欒英和云龍在房里玩的正好,聽說出來見祖母,一個出來,跟一個出來,手里沒丟下來,玉馬在后面跟著。
“嘩啦嘩啦”,穿著花襖子的欒英向南陽侯夫人一笑,他認得。
小孩子間的模仿特別強,云龍是立即跟上,仰著白胖臉兒一笑,笑的更加認真。
南陽侯夫人插燭般拜倒,哪怕云龍的爹還是世子,云龍腦袋上沒有爵位,也一絲不茍的拜上幾拜,把帶來的禮物送上去,兩盒子精細點心,兩盒子給公主的補品,人參阿膠之流。
欒英云龍還沒有伸出小手,跟的人立即把四個盒子收起,就當著南陽侯夫人的面,南陽侯夫人沒有什么可怪的,她知道外面的東西輕易不進內宅門,其實她現在就踩著內宅地,這話是指不輕易把來歷不明的東西給云龍吃,欒英隨例。
她嫁入婆家后就沒有這個規矩,但是聽,還是聽到過。
和欒英親香片刻,不敢呆太久,就目送他拖著玉馬順長廊回去,偶爾,回頭擺下小胖手,笑出一嘴的乳牙和洞洞。
這已經足夠南陽侯夫人高興,她接近受寵若驚的和孫子笑,在這個府第里不能高聲大氣,只能無聲揮手,和盡力送上笑容。
婆子送她出門坐車,護國公府送出元秀的回禮,總是價值大過南陽侯夫人托來的所有禮物,這個回禮另有一個說法,叫“賞賜”。
自始至終,公主沒有宣過南陽侯夫人,而早在燕燕成親以前,南陽侯夫人來請安,有時還能拜見。
孫子著錦穿緞的養在公主房里,當祖母的卻沒有體面一見,南陽侯夫人知道大儀公主明白表示不滿,曾虧待祁氏多少,自己總能想到。
這就像平西郡王鐵世子送來的禮物一樣,金磚好不好好。貴不貴重貴重。但和當場送給欒英的禮物相比,粗魯強橫的壓下來。
欒英的玉馬還不是七十二抬里最貴重的禮物,富貴之極的人家,不見得以珠寶禮物為極品,有一抬香共十二斤,里面名香異香及海外的香料合成,如果合香的年頭海外沒有香料到,有一劑香就合不出來,這屬于有錢也難買到。
香共四十八種,各有作用,驅蚊和消暑還只是普通效用,據說常嗅可養顏,甚至可以治一些慢性疾病。
有人可能說這夸張吧,香怎么可能治病
把病人抬到春光燦爛的花叢中去,聞香確有輔助治愈的功效。
這一抬香,比多少抬金磚貴而難得。
讓南陽侯府等敗落的世家們長一回見識,見見什么才是真正的世家底蘊。
燕燕從不小氣,也不落別人話柄,分了一些給公婆,余下的自己收著,不分元秀綠竹,因為元秀處必然有送,而祁越當綠竹也是好妹妹,鐵縣主納悶知己怎么會好到陪著小姑子在京里住著,不會少了綠竹的那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