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御史夫人抬手戰術性地喝了口茶,腳趾頭在錦云紫緞的繡花鞋里尷尬地扣著地。
丞相夫人一句拜托老姐妹自去省心了,累她思量了一宿也不知該怎么說,只好硬著頭皮先來了見機行事。
沒辦法也先禮賢下士拉拉關系:“老姐妹這茶可好,我喝出來了,今年新采的雨前龍井。”
尹夫人先聽都御史夫人和她論上了姐妹,這心里就不知道多美。
又聽她夸贊自家茶葉好,更是笑得合不攏嘴:“夫人果然識貨,這是我娘家哥哥從產地茶農手里收得,最是正宗不過,只留著招待貴客。自家人也只是逢年過節才沏上一壺品鑒。”
頓了頓,她又討好地說道:“夫人喜歡,一會兒我讓下人給府上送幾罐去,待喝沒了,我再回娘家取去。”
都御史夫人連忙推辭:“那怎么使得,老姐妹不必如此客氣。我也就是隨口說說,實際上我在家里喝茶沒有講究,實不相瞞,就是里面放上兩片樹葉子,老姐姐我也能將就下去。”
尹夫人一聽,不由得笑道:“幾包茶葉當得什么!往日里沒有走動,卻不知姐姐如此親切又會說笑。以后……”
“妹妹這鞋子樣子也好別致,可是出自知意繡紡?”都御史夫人連忙搶過話頭。
這事兒辦完了,沒有以后,他們尹家是送閨女給相府做妾的,又不是正規親家,哪有什么以后還能再和尹府來往。
“姐姐好眼力,這還是繡坊老板知意姑娘親自給我定制的呢,穿起來又合腳又舒服。”
知意坊的繡品不便宜,官再高,家境不殷實也是穿戴不起。
尹夫人娘家非常富庶,陪嫁的時候給她陪送了不少嫁妝,田宅商鋪也盡皆有之。
萬春山那個小別院就是自她娘家陪送而來,不然就憑尹壽年那點俸祿銀子,養這一家子,定然日日捉襟見肘。
尹壽年還是托了她的福,一家老小里里外外都過得滋潤體面,還能升官發財。
因此她在這方面甚為得意,暗搓搓地炫富:“云英也只穿知意坊的鞋子。那孩子挑剔,別的繡坊做出來的活計,她不是說不合腳就是嫌花繡得不精細,說什么也不肯穿。我這里只生得她一個女兒,也只得隨了她了。”
都御史夫人一聽心里暗喜,東拉西扯的這半天,總算把話頭子引過來了。
趕緊抓住機會開口:“說到云英,那孩子可是招人喜歡的很,模樣生得好,又知書答理,咱們滿京城的各家小姐比一比,竟是找不出來幾個能強過這孩子的。”
都御史夫人這番話可夸到了尹夫人心里,登時就樂開了花:“唉,那孩子是個淘氣的,也就姐姐肯夸夸她!”
“哪里哪里,展夫人也是喜歡的緊。老姐姐我這次可也是展夫人交代我來的…”都御史夫人喝了口茶:“展夫人說了,云英這孩子容貌教養哪里都挑不出錯來,又是長在尹夫人身邊的嫡女,尹夫人平時肯定也得似眼珠子一般的疼了。
就這么去了相府做妾,著實也是委屈了孩子。傳出去也不大好聽,怕有那起子愛嚼舌根的人在背地里對著相府和尹府胡說八道。”
尹夫人聽得此話,心下一緊,難不成這門親事要就此黃了?
她默默不語,靜聽下文。
“但是呢,展相爺賞識尹大人,覺得尹大人有辦事能力,假以時日,必能前途無量。展夫人又恰巧喜愛尹夫人會教養閨女,身邊養下的孩子個個規矩懂禮。所以呢,這親事還是得做。”
尹夫人聽得此話,那已經涼下來的心瞬間燃起了大火,喜色已經控制不住地爬上了眉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