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又有老弱不支,或昏或死,就此竊竊私語難免,問黃承譽為何不降。他不降,這滿城人命都要死。他為什么不降城中飲水斷絕,不降能如何他就是要拖著滿垣定去死。
等到天明時分,已有成群結隊往黃承譽駐地情愿,唯求黃承譽憐滿城生民無辜,就此開城獻降。城內必將感恩戴爾,修碑立傳,將黃承譽供為神明,千秋萬世。
黃承譽依著樊濤所說,滿面愁容出現在眾人面前,唇上干皮一吹就往下掉。他彎腰,好似要一頭栽倒在地,而后顫巍巍直起腰來,聲未出,淚先流。
良久道“我黃承譽一己之私,禍連全城。縱贏,又有何面目再見諸位父老鄉親。”
底下鴉雀無聲,又聞他道“時也命也,垣定成于水,敗于水,今命如此,吾當奈何。”而后長嘆一聲,悲道“降。”
屬下幾人其喊“主上”。風蕭蕭兮水寒,士蕭蕭兮不還。聞說黃承譽要降,人盡歡喜,片刻之后跪了一片,先喊的是叩謝大人,又聽得誰喊了句大人當得真王,到最后,竟有人喊“萬歲。”
黃承譽心跳加速,轉身進屋,狂笑出聲,里頭樊濤端茶不語。黃承譽大聲道“他們喊我萬歲,萬歲,他們喊我萬歲。”又上前摟著樊濤道“你聽見了嗎,本王,樊兄真乃本王的呂望諸葛,有你大業必成。”
自起兵那日,黃承譽自立為王,卻一直沒用過這稱呼,直到現在,才脫口而出。他在屋里來回走動,問樊濤“如何,本王何時獻降為佳,明日怎樣。你說受降時楊肅一定在前頭,咱們在哪處設伏好。是在城下,還是城上。是要刀砍斧劈,還是弓箭埋伏。”
樊濤甚是斯文,笑道“先將百姓安置往城南,咱們蓄水雖不多,但也能分些出來解解燃眉之急,免叫他們今日生亂。另將城北各駐地鋪滿火油,等楊肅的兵馬一入城,即刻點火。”
黃承譽一概應答,隨后吩咐底下人去辦。百姓聽說是為獻降做準備,自是莫不依從,拖家帶口盡數往城南而去。
時值午夜,城北已空。黃承譽將城中已有蓄水的消息傳給三軍,治下兵馬出動一半,挖坑的挖坑,運油的運油。剩下的一半人則嚴加防范,防止消息走漏。
天明時分一切布置妥當,黃承譽站立墻頭,用箭遞了遞了降書,攬罪在一人,請楊肅讓道,免垣定百姓之苦。
楊肅自收了降書,看過之后遞與監軍,笑道“以為如何”
監軍跟著笑“應是撐不住了。”
楊肅將書放在一旁,道“咱們接了這降書,開城納降,自是大功一件。只黃承譽得了這愛民如子的民聲,雖敗猶榮,何況他和陛下有血緣之親,又逢皇子降生大赦,咱們送個活人回去,豈不給陛下添晦氣”
監軍無不以為然,黃承譽喜滋滋接了城外回信,以為楊肅已然應允,只等城開做戲,借來東風,火燒連城。
他打開那封勸降書,赫然是“欲降,以黃承譽人頭作表。”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