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你這樣來這里合適嗎?”
“大佬,你是不是走錯片場了?”
然而,神仙子并沒有理他們,自顧自打著字闡釋:
“三朝五門在歷朝歷代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實際上,自戰國以后,都城宮室制度中,循此制者無幾,隋代恢復三朝五門制度,唐長安在隋大興城的基礎上建設,基本布局沒有太大的變化。
隋唐長安太極宮有五門(承天門、太極門、朱明門、兩儀門、甘露門)和三朝(外朝承天門、中朝太極殿、內朝兩儀殿)。
隋唐洛陽紫微宮有五門(應天門、乾元門、燭龍門、大業門、徽猷門)和三朝(外朝應天門、中朝乾陽殿、內朝大業殿)
元朝玩脫了,失此制;
明代南京宮殿則又用此制,其五門為:洪武門、承天門、端門、午門、奉天門,三殿為: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
永樂十九年,明成祖遷都北京,北京的建設基本按照南京的布局。
清朝仍然以北京為都城,順治時,將大明門改為大清門。奉天殿改為太和殿,乾清宮改為處理日常政務之所,其他沒有作太大的變動。
明代五門為:大明門、天安門、端門、午門、太和門,而到清代時因為使用的不同,明代常朝是在太和門,到清代從康熙開始把常朝挪置乾清門導致五門有所變化。
清康熙之前五門為:大清門(即大明門)、天安門、端門、午門、太和門;
清康熙之后五門為:天安門、太端門、午門、太和門、乾清門。
三殿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三朝,對應三殿:(由外至內)太和殿;頒布重要政令、天子登基、大朝會、皇帝慶壽等。中和殿;大朝前的預備室,供休息之用。保和殿;宴會、殿試進士。
五門:(由外至內)大清門、天安門、端門、午門、太和門。
這也使得通常認為,天安門以外是外朝,午門以內是治朝。”
“那五個門洞呢?”
有人詫異的問道。
曹七七與系統也停了下來,兩人坐在隆恩殿后的月臺上,曹七七晃著小腳腳聽神仙子繼續說道:
“《考工記》有記載一門三洞: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涂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大致意思就是一座王城的建制,通常東南西北每個方向都橫排三座門,門里有三個門洞”
“在唐朝基本都遵照一門三洞之規制,“一門五洞”形制鮮少,但是也有,比如大明宮南側中門丹鳳門,即為一門五洞”
“這種王城建制,一直到了大宋,被女干臣蔡京玩出了新高度,就是現在后世所見的一門五洞”
“宋徽宗趙佶某一天突發奇想要重新修建宣德門,作為歷史上作為講究的皇帝,他覺得一成不變有點不能彰顯自己的作為,要知道,當時宋為三門,于是這任務就落到了蔡京的肩上,作為吃拿卡扣,哦不,吃喝玩樂樣樣精通的蔡京,會玩,他拿著禮記表示,作為皇帝的家必須五座城門,每一座城門五個洞,這樣才能彰顯身份,作為好基友,宋徽宗同意了,于是后來這種建制作為皇宮標配就流傳了下來”
眾人:.......
厲害了我的蔡相,會玩,玩出了新高度。
還是城里人會玩,溜了溜了
關鍵是宋徽宗還同意了。
一個敢說,一個真敢同意,關鍵是后邊的人真敢建。
這就很棒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