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兩架直升飛機快速從市中心離去,同時駛出市中心的還有四輛警車。
樸虞熙很生氣,因為某個家伙屢教不改,大年初一瘋狂挑釁!
這是病,得治!
抓住先拖到小廁所往死里打,打不死就繼續打那種。
過個年都不踏實,簡直欺人太甚!
另一頭,曹七七已經沒了蹤跡,只聽到前方隱隱傳來的機車馬達轟鳴聲,小蘿莉狂野的模樣可想而知,就是不知道光緒大帝泉下有知會不會氣的棺材板按不住,一怒之下詐尸出來狀告曹七七擾民。
系統無奈地捂著腦殼,腦殼疼,真心疼。
“唉.....我太難了”
另一邊,水友們忽然提出質疑:
“主播,你說了半天,那清朝有什么宮廷樂舞嗎?”
“我大唐朝難道就沒有嗎?”
“我大宋呢?”
“如果沒有,也太掉價了”
“唐宋元明清基本都有”
老頑童冒出頭。
“唐朝的樂舞...”
老頑童沒說完就被神仙子強行打斷:
“對不起,各位,他今早忘記吃藥了,我先帶下去調教一二,不好意思,打擾了,打擾了”
然后老頑童就徹底消失在了直播間,再也沒有掀起任何浪花。
眾人驚為天人:
“臥槽?這也行?”
“大佬威武”
“說帶下去吃藥,瞬間人就沒了”
“666”
另一邊系統也哭笑不得。
“周代的“六舞”被后世奉為雅樂典范,秦朝改《大武》稱作《五行》,改《韶樂》稱作《文始》”
“大漢朝,漢惠帝制《大風歌》為樂,以《巴渝舞》《七盤舞》等為舞”
“巴渝舞為戰舞,共4篇舞曲:一曰矛渝,二曰安弩,三曰安臺,四曰行辭。”
《七盤舞》在漢魏時代非常盛行,舞者在盤、鼓之上旋轉跳躍。張衡《七盤舞賦》:“歷七盤而屣躡。”
“漢武帝時代國家祭祀的逐步確立,制作郊祀歌《十九章》”
“三國承襲漢制”
“隋樂律以黃鐘專用,即:只用中原正統音樂”
“梁武帝改《九夏》新作《十二雅》”
“隋·文帝,喜愛傳統清商調;隋·煬帝酷愛熱烈的“胡樂””
“唐樂律一改隋黃鐘專用,將南北朝樂律融合創新”
“唐高祖定《雅樂十二和》,用《治康》為文舞、《凱安》作武舞”
“至開元中,又造三和樂,改《十二和》為《十五和》”
“唐高宗李治年以新創的《慶善樂》為文舞,以《破陣樂》為武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