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沒有在意。
青青子衿不急不緩地走回了自己的房間,關上房門后,嘟著嘴松了一口氣:
“這個有好幾方面的原因”
“第一個就是歷史原因”
“清朝前期,坤寧宮還是有皇后居住的。順治的第二任皇后:孝惠章皇后、康熙的第一任皇后:孝誠仁皇后、康熙的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這三位皇后都居住過坤寧宮”
“但是每個居住在坤寧宮的皇后都沒有好下場,傳聞紫禁城中坤寧宮陰氣最重”
“康熙之后,清朝的皇后不再按照之前的舊制居于坤寧宮”
“第二個原因來自偏愛”
“雍正五年,乾隆與富察容音結婚。雍正七年,將長春仙館賜給他們,作為他們夫婦在圓明園的住處。雍正十一年,雍正又賜弘歷為長春居士。這是雍正對乾隆夫妻的偏愛”
“乾隆登記后,就將與自己名號匹配的長春宮賜給富察皇后”
“第三個原因是典制”
“清朝皇室每年都要舉行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祭祀,坤寧宮就是其中之一。”
“在順治十二年,清朝對坤寧宮進行了改建,按滿族的習俗把坤寧宮西端四間改造為祭神的場所。從東數第三間開門,并改成兩扇對開的門。進門對面設大鍋三口,為祭神煮肉用。每天早晚都有祭神活動。凡是大祭的日子和每月初一、十五,皇帝、皇后都親自祭神,所祭的神像包括釋迦牟尼、關云長、蒙古神等畫像15—16個。每逢大的慶典和元旦,皇后還要在這里舉行慶賀禮。”
“自此以后,坤寧宮就成了專門的祭祀場所,也是一個十分神圣的地方。”
“臥槽,這皇后住這兒,豈不是要天天變成鹵煮了?”
“表示畫面感極強”
“不忍直視”
“擱我我也不住”
直播間眾人無語至極。
青青子衿話鋒一轉:
“然而,它還有另外一個功用,就是皇帝大婚的新房。”
“清朝皇帝大婚時要在這里住兩天,之后再另住其他宮殿。當然,如果皇帝在即位之前就已經結婚的話,就不能享受這種待遇了。細數清代只有年幼登基的康熙、同治、光緒三個皇帝用過這個洞房。”
“總而言之,清朝真正在坤寧宮里住過的皇后并不多,只有清朝初年幾位皇后住在這里,”清朝中后期歷代皇后們大多在東西六宮有自己的住所:
“雍正皇帝的孝敬憲皇后生前住在鐘粹宮、乾隆皇帝的孝賢純皇后(富察)生前住在長春宮,繼后烏拉那拉氏住在翊坤宮;嘉慶帝孝淑睿皇后生前住在毓慶宮和景仁宮,孝和睿皇后鈕祜祿氏住在承乾宮、景仁宮和儲秀宮;道光帝孝慎成皇后住在儲秀宮,孝全成皇后住在鐘粹宮,咸豐帝孝貞顯皇后、光緒帝孝定景皇后住在鐘粹宮等等。”
“住這兒,不覺得瘆的慌嗎?”
“這尼瑪就是鬼屋好吧”
眾人詫異。
“那大明朝呢?”
“大明皇帝的大婚洞房是在皇帝的寢宮,即乾清宮。”
“喂,你有完沒完,趕緊的,擱哪兒磨成什么呢?”
曹七七忽然回頭,面色不善地瞧著系統。
“額.....”
系統苦笑:
“這就來”
說話間曹七七已經來到了石門前,系統將鏡頭對準第一道石門,巨大的佛像十分引人注目,但是站在門前這陰冷之意似乎有些嚴重,空氣之中充斥著異味氣息。
“兄弟們,剛才說跑偏了,現在我們繼續來看光緒帝的地宮”
說著將鏡頭對準了房檐。
“大家看,崇陵的頂部為蓑衣頂,通體為以城磚造砌成”
“清前、中期皇陵地宮,在券頂上通常覆以黃色琉璃瓦、吻獸,造成重檐歇山式殿頂。”
“但是慕陵之后地宮券頂上就不再修建宮殿式屋頂,反而使用城磚造砌成蓑衣頂式,然后再用三合土夯實,堆成圓形土丘。”
“定陵以后,帝、后陵地宮修建房頂過程中均不再使用琉璃瓦、吻獸等,而是紛紛效仿慕陵建制,起蓑衣頂。”
“不懂就問,什么是蓑衣頂呢?”
“對哦,主播,講講”
系統瞅了一眼,門內的曹七七的身影:
“大家知道墻帽吧”
“墻帽為院墻墻頂,因形式像沿帽而得名。”
“古代官式院墻帽一般有:花瓦頂、真硬頂、寶盒頂、饅頭頂、假硬頂、蓑衣頂、兀脊頂等。”
“其中蓑衣頂全部用磚料砌成,基本做法就是先砌兩層挑出的磚檐,再層層退收砌最上層磚為順壓條磚。也就是大家現在看到的面前地宮大門上的墻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