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陵除了明孝陵和明十三陵,好像也沒別的了吧”
忽然有人說道。
“呵呵呵”
神仙子無聲的開啟嘲諷模式:
“無知是福”
“臥槽?你啥意思”
水友炸了。
“我說人丑就要多讀書”
神仙子開口就是暴擊傷害。
“明朝一共有16位皇帝,而皇帝陵墓卻多達19座,總共分五處,分布在四個省市”
“第一處,明祖陵。”
“明祖陵,是明朝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高祖、曾祖、祖父的衣冠冢及其祖父的實際葬地,位于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明祖陵鎮,距盱眙縣城20公里左右。”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追尊其高祖朱百六為玄皇帝,曾祖朱四九為恒皇帝,祖父朱初一為裕皇帝,并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修建祖陵,追封并重葬其祖父朱初一、曾祖朱四九和高祖朱百六三代帝后,次年在陵前建享殿,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朱棣又建欞星門及圍墻,祖陵全部建成。
“第二處,明皇陵”
明皇陵位于安徽省鳳陽縣城南七公里處,明皇陵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為其父母和兄嫂而修建,初建之時占地約2萬余畝,于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始建,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竣工。洪武二年,薦號英陵,后改稱皇陵。
“第三處,明孝陵”
也就是朱元璋的墓,位于南京
“第四處,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麓,總面積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離天安門約五十公里。自永樂七年(1409)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禎葬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嬪、兩位太監。截止2021年,已開放景點有長陵、定陵、昭陵、神路、康陵。
“第五處,明顯陵”
明顯陵位于湖北省鐘祥市城東北5公里的純德山上,始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迄于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歷時47年建成,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親恭睿獻皇帝朱祐杬、母親慈孝獻皇后的合葬墓。
明顯陵由王墓改造而來,是中國中南六省唯一的一座明代帝陵,占地面積大,達183.13公頃,是明代帝陵中單體面積最大的皇陵;其規劃布局和建筑手法獨特,在明代帝陵規則制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尤其是“一陵兩冢”的陵寢結構為歷代帝王陵墓中絕無僅有。
“為什么16個皇帝,皇陵卻多達19座呢?”
“小蘿莉,我讀書少,你可別騙我”
水友們總感覺小蘿莉在忽悠他們。
曹七七呵呵一笑:
“明朝國祚276年,16位皇帝陵墓中有13位葬在北京十三陵,其中沒葬在北京的有3位皇帝”
“一是朱元璋,葬在了南京。
“另一個是朱允炆,不知所蹤,所以無陵墓”
“最后一個是朱祁鈺,奪門征變后,他被廢了皇帝之位,死后按王爺規制下葬景泰陵。”
“那明十三陵加上朱元璋加上朱祁鈺才15個,還有4座皇陵呢?”
人們算了算,發現數不對。
“你們是不是傻,還有明祖陵、明皇陵、明顯陵呢?”
忽然有人開口。
“那也才15座皇陵啊,還差一個呢?”
“另外一個就是明東陵”
曹七七開口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