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層級分:三十七重塔﹑十七重塔﹑十五重塔﹑十三重塔﹑九重塔﹑七重塔﹑五重塔﹑三重塔等。”
塔的層數一般為單數。
按形狀分:方塔﹑圓塔﹑六角形塔﹑八角形塔等,另有大塔﹑多寶塔﹑瑜祗塔﹑寶篋印塔﹑五輪塔﹑卵塔﹑無縫塔﹑樓閣式塔﹑密檐塔﹑金剛寶座塔﹑墓塔﹑板塔婆﹑角塔婆。
按所納藏之物分:舍利塔﹑發塔﹑爪塔﹑牙塔﹑衣塔﹑缽塔﹑真身塔﹑灰身塔﹑碎身塔﹑瓶塔﹑海會塔﹑三界萬靈塔﹑一字一石塔﹑籾塔等。
按建筑材料分:磚塔﹑石塔﹑玉塔﹑沙塔﹑泥塔﹑土塔﹑糞塔﹑鐵塔﹑銅塔﹑金塔﹑銀塔﹑水晶塔﹑玻璃塔﹑琉璃塔﹑寶塔﹑香塔。
按性質意義分:祈福塔﹑報恩塔﹑法身塔﹑壽塔。
按塔排列位置之樣態分:孤立塔﹑對立式塔﹑排立式塔﹑方立式塔﹑拱立式塔﹑分立式塔。
按樣式分:覆缽式塔﹑龕塔﹑柱塔﹑雁塔﹑屋塔﹑無壁塔﹑喇嘛塔等。
“大家切記,見到佛塔不要亂拜”
曹七七提醒道。
“塔不只單獨存在,我國有五大塔林,鬼斧神工,各具特色。”
少林寺塔林
在河南登封嵩山西麓五乳峰下。塔林共有唐、宋、元、明、清各朝代的磚石塔2209座,為我國現存最大的塔林,塔高度均在15米左右,絕大多數有雕刻和題記,其造型有四角、六角、錐體、瓶體、拋物線形等,風格各異。
靈巖寺塔林
坐落于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方山向陽坡上,計有墓塔167座,另有墓碑300多幢,碑文題記極多,達10萬余字,為國內罕見。該塔林造型優美,形制多樣,其中以唐代慧崇和尚塔為最早建筑,是研究我國佛教歷史的珍貴資料。
五臺山塔林
位于山西五臺縣佛光寺東山腰和西北塔坪里。唐代始建,現存古塔7座,其中4座為唐代墓塔,形制特別,古老質樸,有原形覆缽體塔身、八角形和六角形塔身,宏偉壯觀,為我國塔林中首屈一指的塔林
青銅峽塔林
位于寧夏青銅峽縣峽口黃河西巖一個陡峭的山坡上,背山臨水,共108座塔。該塔林建筑奇異,是我國僅見的大型白塔林。
飛龍山白塔林
在云南景洪縣大勐龍鄉曼飛龍村后的山上,為小乘佛教建筑。該塔林始建于傣歷565年(公元1204年),塔林由大小9座白塔組成,巍峨參差,聳入云天,為當地一大勝跡。這9座塔均建在高4米的圓形基座上,中為主塔,高達21米,雄偉挺拔。其余8座小塔分列八角,高10米,形似蓮花,宛似群星拱月,壯麗奇特。
“所以,乾隆真的盜取過明陵物料修建自己的壽陵嗎?”
水友拋出了一個疑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