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七七道:“因為最初修的是長陵,其他沿用了長陵的神道”
“哦哦,這樣啊”
曹七七將鏡頭對準石碑正面,介紹道:
“正面刻的明洪熙朱高熾為其父親永樂朱棣撰寫的碑文,全文都是對他父母的一生的歌功頌德,譬如我爸有錢能打,我媽賢惠漂亮等等諸如此類的,全文3236字”
“而且書法出自明正統年間的書法家程南云之手。”
、“程南云,知道吧”
曹七七問。
“nonono”
眾人搖頭。
曹七七無語,耐心科普到:
“程南云,字清軒,號遠齋”
“明陶宗儀《書史會要》稱:“南云篆法得陳思孝之傳,隸、真、草俱有古則,得力于趙孟頫,善大字。“嘗奉命書長陵碑。又能畫,作雪梅、雪竹極佳。”
“宣德九年(1434),收藏趙孟頫《重江疊嶂圖》的李昶,請南京朝中幾位有名望的士人作題,程南云即是其一。這五字題在引首上,用小篆書寫,運筆力道均勻,結構嚴謹,力求筆畫粗細與間隔平均,左右對稱,在莊重之中帶有悅目的裝飾性。”
“喜歡書法的朋友可以欣賞一下”
曹七七說著賺到了石碑后面:
“這碑陰刻的是清高宗乾隆題詩“哀明陵三十韻“”
曹七七嘆了口氣,一副敗家子的口吻說道:
“其余三面原本是無字的,這[哀明陵三十韻]主要是1785年,乾隆給前朝皇帝修陵之后,為了讓后人知道其功績,特意撰寫的一首詩”
大致意思為:
大明銷號了,我大清至尊金龍VIP的五代目來給你們修個陵,順便批評兩句,你們大明的子孫好像不太行,一天到晚不務正業凈瞎整,遲到早退穿小鞋,嗑藥白嫖花錢多,橫批:鬧呢?
反正聽不聽,你們都掛了,不服有本事從棺材板里蹦出來打我?
眾人:...........
為嘛有一股不祥的預感,老妹兒,你確定這上面寫的真是這個?你保證沒有添油加醋?
接著她來著石碑東面:
“東面是乾隆五十二年刻的御詩,刻的主要是刻有大清修明陵的花費記錄。總而言之一句話,主要是錢花了,總得留下來點什么。”
說著他指了指對面石碑西側說道:
“西側是清仁宗嘉慶九年的御制文。”
“1804年,弘歷的兒子嘉慶颙琰,在繼承皇位后的第九年,在碑的右側用行書寫了一篇《謁明陵紀事》”
“內容很簡單,和親爹排好隊形對大明進行批陡:我爹認為你們不行,我覺得我爹說的對,你們真的不行”
“這貨基本就是到此一游,他爹來過,他也來過,他見過,雖然沒他爹牛皮,但是他跟著他爹”
曹七七一頓嘲諷。
眾人:.............
老妹兒,是不是乾隆父子上輩子刨你家祖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