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功圣德碑亭后面神道兩側矗立有一對六角望柱,后方800米的神道上排列有18對石像生,其中12對石獸,分別是:獅子、獬豸、象、駱駝、麒麟、馬,各兩臥兩立。6對文武百官,分別為:武臣、文臣、勛臣。
這些石像生雕工精細、生動形象,分列神道兩旁或坐或立、或剛猛或謙恭,默默守護著明十三陵的王陵。
“明十三陵的石像生形制,雖然沿用了孝陵的規制,但是有所改動”
曹七七一邊欣賞兩側的石像生,時不時跑過去抹上一把,激動地笑嘻嘻:
“首先,石望柱從中間調到神道最前方;其次,文武之中增添了兩隊功臣”
“這古代皇帝真會擺排面”
眾人忍不住調侃道。
“大家知道古代皇子是如何起名字的嗎?”
曹七七忽然問出了一個奇奇怪怪的問題。
“有話直說”
“就是,休想套路我們”
眾人表示不上鉤。
曹七七笑了笑:
“在封建時代,皇族成員尤其皇子的命名十分講究,甚至有人說大明朝的皇族起名字是按照元素周期表起的名字”
“納尼?”
“老蘿莉,我讀書少,你可不要騙我”
“就是就是”
“用你單身二十年的名譽發誓,你要敢騙我們,你繼續單身孤獨終老”
曹七七:........
感覺又被冒犯到。
《明史》諸王世表開篇有云:
“洪武中,太祖以子孫蕃眾,命名慮有重復,乃于東宮、親王世襲,各擬二十字,字為一世。子孫初生,宗人府依世次立雙名,以上一字為據,其下一字取五行偏旁者,以火、土、金、水、木為序,惟靖江王不拘。”
大致意思為:
第一、每一系藩王都有一個專屬的字。
比如: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
第二、其中單名一字則必須以金木水火土為偏旁,按照五行排列。
比如:嘉靖帝:朱厚熜,五行為火,他的兒子隆慶皇帝:朱載坖,五行為土。
清末科學家徐壽在翻譯元素周期表的元素時,為了便于中文表述他采用了明朝的諸王世系表,元素周期表上元素的中文名稱借用了明朝皇子名稱中的生僻字,而大明皇族世系表以五行偏旁起名字很好的與元素屬性對應起來,因而久而久之,很多人下意識以為大明朝的皇族起名字是按照元素周期表起的。
“那大清朝呢?”
人們又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