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好,姓好(古音(zǐ),同子姓),婦是親屬稱謂,先秦女性姓寫在最后,中國歷史上有據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軍事統帥,同時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
“婦”為親屬稱謂。
銅器銘文中又稱“后母辛”是因為她的廟號稱辛,即乙辛,周祭卜辭中所稱的妣辛。
祖庚、祖甲的母輩“母辛”也就是她。
出土的大量甲骨卜辭表明:在武丁對周邊方國、部族的一系列戰爭中,婦好多次受命代商王征集兵員,屢任軍將征戰沙場。
曾統兵1.3萬人攻羌方,俘獲大批羌人,成為武丁時一次征戰率兵最多的將領。參加并指揮對土方、巴方、夷方等重大作戰,著名將領沚、侯告等常在其麾下。對巴方作戰中,率領沚布陣設伏,斷巴方軍退路,待武丁自東面擊潰巴方軍,將其驅入伏地,予以殲滅。是為中國戰爭史上記載最早的伏擊戰。
在“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左傳·成公十三年》)的商代,婦好還經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類祭典,又任占卜之官,為武丁統治集團的重要成員。曾率兵鎮壓奴隸反抗斗爭。竭心盡力維護奴隸主階級統治和特權,深受武丁寵幸,被封于外地,擔負守土、從征的重任。卒于武丁時期。
她去世后武丁悲痛不已,追謚曰“辛”,商朝的后人們尊稱她為“母辛”、“后母辛”。
婦好墓于1976年于河南安陽殷墟發現。
據記載:
商高宗武丁前后立過三個王后,商王的妻子不但是他的配偶還是戰將和臣僚,婦好是他的原配之一。
不過武丁有六十多個妻子,婦好只是其中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婦好并不和武丁住在一起,而是經常待在自己的封地里。有自己的封地和財產。這種現象在后來的中國歷史上再也沒有出現過。不過在當時這似乎是個普遍的現象。
婦好墓雖然墓室不大,但保存完好,隨葬品極為豐富,共出土不同質料的隨葬品1928件,有青銅器、玉器,寶石器、象牙器、骨器、蚌器等。
其中,武器有戈、鉞、鏃等,兩件鑄“婦好”銘文的大銅鉞最令人矚目,一件紋飾作兩虎捕捉人頭,虎似小虎,形象生動。相似的圖案曾見于“后母戊”大鼎的兩耳上。
“據說,武丁將婦好嫁給了自己的父親長輩好幾次”
忽然有人開口道。
“的確如此,不過不是因為武丁腦殼被門擠了”
曹七七道:
“婦好的不幸去世,使武丁非常痛心,將她下葬在自己處理軍政大事的宮室旁邊,讓自己隨時都能看到妻子、日夜守護著她。”
“即使如此,武丁仍然覺得自己守護的力量不夠,不足以深達幽冥。于是,他率領兒孫們為婦好舉行了一次又一次大規模的祭祀,并且為婦好舉行了多次冥婚,將她的幽魂先后許配給了三位先商王:武丁的六世祖祖乙、十一世祖太甲、十三世祖成湯。在最后將婦好許配給成湯之后,武丁終于放下了心,認為有多達三位偉大的先人共同照看,婦好在陰世里能夠得到安全和關懷了。”
“這里要強調一下”
曹七七加重語氣說道:
“商代帝王是實行一夫一妻制,“妻”指正妻,同于周代的王后,商王可以擁有諸多王婦(嬪妃姬妾之類),但一次只能立一位正妻,只有在正妻去世后才能立新的正妻。”
“那么可以知道,妣辛婦好不是武丁的第一位正妻,而且是武丁三配中的最后一位,她在三配中為正妻最晚,死的時間也最晚,另外兩位妣戊、妣癸都在她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