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
乘兇葬法:
如死者三日、七日、旬內,擇日安葬,不忌年月諸兇,不須昭告地祗,斬草名曰盜葬,當日清曰開壙,盡一日之內或墳三日之內謝墓,吉。或大寒節五日后,或清明節先后謝墓也可。
“什么意思呢?”
一名水友懶懶的問道。
曹七七眼一橫:
“自己悟”
水友:...........
“那什么是謝土呢?”
“所謂謝土”
曹七七無奈:
“安葬之后三天或七天,孝男及近親須備牲禮至墓地祭祀,稱為「收灰」亦稱為「謝土」。”
“完墳謝土,是必要的程序”
“一般都會有口訣的,譬如:元始安鎮,普告萬買,玉渡真宮,等等”
“大佬,那個口訣具體是啥”
有水友好奇心很重。
“別問,問就是窩布吉島”
曹七七果斷拒絕回答。
水友:..........
狗子,你變了。
曹七七:你才狗子,你全家都狗。
“說正事”
曹七七硬生生將話題轉移回來:
“南宋六陵‘擇近地權殯,侯息兵歸葬園陵’”
“雖然大體上是沿襲北宋的陵制﹐但沒有乳臺﹑象生﹐也沒有陵垣及四門。獻殿之後作玄宮﹐屍體放置在嚴密堅固的“石藏子”中。”
“石藏子?”
“石藏子,這種陵墓不注重外在形式的大小,而講究墓葬的密封和堅固。”
“以張士誠母之墓為代表,以石板包圍尸體,形成密封的墓室。四面用石板砌成上面用石板封蓋,形成一個石棺單一埋于地下。”
“南宋時期的帝陵“石藏子”實際上也是一種“類槨式墓”。”
“哦對了”
曹七七重點道:
“南宋皇陵沒有地宮墓室”
眾人:???
Excuse-me?
“你們沒聽錯”
曹七七道:
“南宋陵是權殯采用潛葬的方式,嚴格來講,地宮就是石質棺箱”
眾人:.........
這也太簡陋了。
“話說,南宋六陵為什么葬在了紹興呢?”
水友又問。
“還是【五音利姓】有關”
曹七七道:
“紹興地處杭州東南,根據“五音利姓”,恰好位于“國音”有利的方位。”
此外,
“根據《紹興府志》記載:“泰寧寺之西,山岡偉峙,五峰在前,直以上皇,青山之雄,翼以紫金,白鹿之秀,層巒朝拱,氣象尊崇,有端門、旌旗簇仗之勢,加以左右環抱,顧視有情,吉氣豐盈,林木榮盛。””
“而且,還有一個巧合”
曹七七道:
“據說:河南鞏義皇陵區的東南面有一座山叫青龍山,而皋埠鎮東南面當時恰好也有一座青龍山。”
“對了,關于北宋滅亡,有一種說法”
曹七七道:
“關于北宋皇陵選址在牛頭山,一個名叫徐仁旺的人曾上表陳述利害:坤水長流,災在丙午年內;丁風直射,禍當丁末年終,莫不州州火起,郡郡盜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