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爺爺這幾天沉迷整理藥材,醫書典籍,在家里沒有什么存在感。
不過聽到家里有客人,馬上放下了書籍,過來一起吃中飯。
“原來是小黃啊。”孫爺爺看到黃小廚,露出了笑容。
“孫爺爺,這段時間忙什么呢。”黃小廚問道。
除了在婚禮上,見了孫爺爺。
其余時間,黃小廚也很難得見到孫爺爺。
“中醫式微,我想發揮發揮余熱,整理一些書籍出來,流傳后世。”孫爺爺開口道。
這段時間,孫爺爺讓林燁幫忙,買了很多古代的中醫書籍回來。
有些是影印的,有些是網上下載的,讓小白打印出來,由孫爺爺一一整理。
現在已經初見成效了。
等不久后,桃源村的中醫診所成立之后,這些書將派上大用處。
其實我國也有很多人對中醫感興趣,但很多中醫傳承都出現了斷層,導致現在后繼無人的情況。
孫爺爺把自己幾十年來的行醫經驗,無私奉獻出來,絕對能讓一部分人,受益匪淺。
黃小廚頓時對孫爺爺肅然起敬。
現在社會,能夠這樣做的,估計也只有老一輩的了。
情懷不值錢,但卻無價。
“孫爺爺,中醫消亡不了,老祖宗傳承了千年,雖然現在暫時的沒落,但遲早有一天,中醫會煥發新的生機的。”黃小廚對孫爺爺說道。
孫爺爺點了點頭。
他也相信。
吃過飯,小白去隔壁的動物園拿了個快遞。
小白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還記得是航空件,次日達。
“燁哥,這里面是什么啊?挺沉的。”小白問道。
“你打開看看,不就知道了。”林燁對小白說道。
小白...
這話沒毛病。
很快,小白打開了快遞的外包裝,里面是三口鍋。
站在一旁的黃小廚夫婦都有些傻眼,這是什么鍋?
這是他們的知識盲區。
“小燁,你買這么多鍋干什么?難道是電商搞活動,也不對啊,雙十一還沒到呢。”孫姐困惑不解的問道。
就在這時,淼淼清了清嗓子。
“我知道,我在村里見過,這是炒茶葉用的三口鍋。”
淼淼對黃小廚他們說道,如果是生活在采茶山區的人,對這個應該不會感覺到陌生。
“炒茶葉?”黃小廚嘀咕了一聲,他對這個的確不是很清楚,在他印象中,茶葉的確是需要一道翻炒的工序,但他一直以為是用家里的鍋炒就可以的。
黃小廚提出了疑問。
林燁咳嗽一聲:“普通的茶葉,用家里的鍋炒無妨,價值擺在那里,但好一點的茶葉,名茶,都是需要特殊的鍋的。”
林燁和小白在院子里搭起土灶來。
這種土灶,黃小廚以前在蘑菇屋也經常搭。
不久后,三口鍋,依次放在了三個土灶上。
土灶臺,逐次相連,只需要在第一個灶下生火,熱力便會逐次到其余的灶上。
“黃老師,考考你,這是什么灶?”林燁笑著問道。
黃小廚搖搖頭:“我連三口鍋都叫不上來,這灶更是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