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解歸不解,敵人都來到陣前了,哪有放任不管的道理。
經過昨天的遭遇,這些叛軍已經品出味兒來了。
巴隆這支騎兵,同他們曾經遇到的刺殺隊伍不同。
這些位可不是沖著圣君輦架來的,而是打了要削弱軍團的主意。
若是放任不管,那就是任憑別人鈍刀割肉,光是那凌厲的羽箭,就夠喝上一壺。
所以,龜縮防御不再是上策,主動出擊,進行驅趕才是良方。
畢竟,巴隆這邊攏共就十來騎兵馬,哪怕分出一支百人騎兵隊伍出去,圣君這邊兒也有富余。
雖然叛軍確實是一群烏合之眾,對軍事也只是一知半解。
可這種素養,并不妨礙這群人的執行力。
在見到巴隆騎兵隊的瞬間,圍繞圣君行輦的數個軍團里,就有零散騎兵越眾而出。
他們匯聚在陣南,結成一股便朝著巴隆等人沖殺過來。
若是遠眺,還能看到叛軍方陣的更遠處,亦有多多少少幾股騎兵小隊,朝這兒支援。
所謂寡不敵眾,弱不敵強,照常來講,面對這種人數十倍于我方的戰斗,哪怕單兵素質再高,避開正面對決也是上上策。
但巴隆等人卻是絲毫沒有撤退的意思,只是一字散開駐馬而立,搭箭張弓。
這看似頑強的應對,卻讓策馬奔襲的叛軍眾將嗤笑非常。
這支只有數千人的叛軍隊伍,這一路上經歷了十余次沖擊,加上昨日巴隆小隊的游擊。
隊伍中那些只會兩三招莊稼把式,只有把傻力氣的家伙,已經全都被剔除出去。
如今這支隊伍里剩下的人,全都是有著不凡修為的能人異士。
加入叛軍前,那都是十里八鄉能止小兒夜啼的狠人。
這些人同明朝官府的對抗,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他們是清楚知道邊軍實力的。
而也正是因為清楚,所以他們對于巴隆等人的應對,更是不屑。
若論單打獨斗,他們中確實沒有人是那領頭的對手。
但若是允許圍攻,只消五對一或是六對一,他們就能打得對面領頭的毫無反手之力。
這種憋屈的事情,在他們被官府追逃的生涯里經歷得太多了。
只不過以前都是官軍以眾凌寡,現在形式調轉,換成了他們。
“你們這些邊軍可得更有骨氣一些!”
獨眼的叛軍騎兵將領,帶著一臉嗜血神色,心中這般想道:“可別被一沖就散了!”
巴隆隊伍會被一沖就散嘛,應該是不會的。
甚至那十余張弓搭箭的騎兵眼里,都看不到一絲畏懼,只有憐憫。
大家都是練武的,所以不難看出,這些個騎兵,都是有不俗功夫在身的。
但功夫再高,碰到鬼神之技,又有什么用處呢。
狗娃甚至沒有從馱馬上躍下,只是提了提韁繩,將大馬橫向,上身轉擰對著叛軍眾騎兵,手中抖開那個裝著滿滿石子的布袋。
虎紋毛臂從右肩探出,抓起石子便向外揚撒。
若是只看那條毛臂,還道是山間淘氣獼猴擲果的游戲。
只是這游戲太過致命,每次毛臂拋灑,便有十數道粗細不一,仿佛流星的紅芒劃破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