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2月檔上旬上映了六部院線新電影,再加上1月檔沒下畫的,同期最多的時候一共十幾部電影競爭。
當然了,這里面大多數電影都是湊數的,拋開1月檔數據下滑的電影,真正撐盤子的還是《穿梭者》和《舞出人生2》以及曹軒的《颶風營救》。
在之前相關媒體做出的預告里,《穿梭者》毫無疑問是這批電影最被看好的。
北美3428家影院聯合公映,要知道,北美影院總數才就4000家出頭,《穿梭者》的公映影院數量相當可以。
與之相比,迪士尼《舞出人生2》因為前作是去年暑期檔小黑馬,也被院線方看好,差不多有2500家影院公映。
而曹軒的《颶風營救》就弱一些了。
世界流行天王很厲害,但在電影市場是另一回事,電影觀眾和影迷是最現實的,他們也許看明星陣容,但更關鍵的還是電影本身,曹軒歌唱的再好,不代表讓他們為曹軒的電影掏錢。
在國內,曹軒也是從電視劇演員,然后小成本電影,一步步才轉型成最具票房號召力的電影演員。
而歐美看過他電影的確實太少了,大家對他的印象還是歌手,買專輯和演唱會票或許不會猶豫,但電影是另一回事。
但話又說回來,曹軒畢竟是世界流行天王,知名度和人氣在這擺著,又有中國功夫的招牌,以及中國市場成功的例子在。
北美院線方或許不會《颶風營救》列為檔期最重要的電影,但絕對不會予以輕視。
說句難聽,他們覺得曹軒這部電影哪怕上映圈一波粉絲錢,也能有個千八百萬美元,總比那些湊數的電影強。
而且也有一部分院線經理,看了《颶風營救》這部電影,覺得劇情質量不錯,只是猶豫背景在亞洲,扛票房的又只有曹軒,劣勢明顯,但也做了一定的傾斜。
所以這也是曹軒和新線一直堅持在較為冷門的2月檔上映,雖然盤子小,但是競爭對手也相對不強勢,可以多爭取一些便利。
最終,《颶風營救》得以在2000家出頭的北美影院上映,多數院線的排片率也僅次于上述兩個電影。
不敢說是最好的開局,但也是創造了極為不錯的有利條件。
更有利的是,被賦予厚望的《穿梭者》卻在關鍵時刻拉跨了。
這部電影也叫《心靈傳輸者》,男主角海登·克里斯滕森,《星球大戰》系列電影出道,在國內觀眾眼里知名度不高。
僅有印象應該是在那部中美合拍的大爛片《白幽靈傳奇》里,與飾演女主的劉天仙有吻戲。
男主不算出名,導演卻不錯,正是執導過《諜影重重1》和《史密斯夫婦》的導演道格·利曼,這也是為啥《穿梭者》為啥能拿下8500萬美元制作費,并獲得院線和媒體看重的原因。
但事實證明,名導也有翻車的時候,而《穿梭者》恰恰是道格·利曼翻車之作。
這部電影講的一個擁有瞬間移動在世界每任何一個角落超能力的青年,對抗陰謀組織的故事,套路很老,拍的也不算出色。
專家爛番茄新鮮度15%,大眾imdb評分僅有6分出頭。
口碑還無所謂,許多好萊塢爆米花電影評價不高的也多了去了,可怕的是《穿梭者》的電影票房也不理想。
和國內票房統計的習慣不同,北美這邊更多的統計周末票房,即周五~周日這三天。
這是因為北美工作日票房淡季和旺季差別很大,周末票房可以更好的反應電影的受歡迎程度,像國內整周票房的數據也有,但是不多。
《穿梭者》周四上映,首日北美拿下650萬美元的票房,之后周五、周六、周天三天的周末票房拿下2300萬美元,表現不俗,并且拿下了當周票房周冠軍。
但等到了下周,負面口碑開始發酵,票房就有點像昨晚的起點app——崩了。
周一還是430萬美元,到了周二就一口氣滑到130萬。
雖說北美這邊旺季和淡季相差較大,但如果電影走勢有利,后勁較足,數據不會下滑這么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