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者》如此表現,并不能直接稱之為完全崩盤,但是也隱隱透著潛力殆盡的跡象。
相比之下,《舞出人生2》票房數據還不如《穿梭者》,但架不住人家成本低。
北美這邊的票房分成并沒有較為統一的標準,有的電影大公司強勢,甚至敢拿走60%以上的票房收益,有的電影公司求著影院上院線,肯定要給院線方讓利。
而且有些公司和院線還有奇奇怪怪的合同,比如首周票房電影公司拿90%,后面的幾周票房影院拿60%之類的,還比如設一個票房標準線,多了歸某一方。
后來隨著國內電影市場繁榮,中國影視公司和院線也喜歡這么玩,很多熱門電影都有相關的對賭合同,彼此征求利益最大化。
也因此,因為合同的多樣化,很難有精確統計比例,只能根據多數的正常合同,做一個大致估算。
北美這邊一部電影的票房,制片方一般拿40%~55%,海外票房差不多40%,不過因為匯率的變化和政府官稅等緣故,收益時常浮動較大,對于大部分電影公司來說,還是國內的票房更為靠譜。
《穿梭者》8500萬美元的投資,暫時拋開海外和各種版權收入,北美票房至少要達到1.7億美元才能回本。
而以現在的票房趨勢來說,別說1.7億美元了,北美票房破億都困難………
而《舞出人生2》投資不足2000萬美元,北美票房4000萬美元以上就回本,余下的都是純賺。
不單回報率高,關鍵這種電影付出的精力也不多,對比那些耗時耗力耗錢的大片,這錢賺的那叫一個爽。
然而再爽,也爽不過《颶風營救》。
這部電影拍攝成本不高,哪怕是在日本,也就將將5000萬人民幣。
當然,這沒算曹軒的片酬,他本人的片酬比制作費用相差無幾。
由于是與新線聯合投資,該收的片酬也不能少,曹軒拿了5000萬人民幣,大概600萬美元左右,算是內部友情價,后來談判時還用這個當了籌碼。
也就是說《颶風營救》的實際拍攝成本也就1200萬美元左右。
當然,這是計算當時的拍攝匯率,今年因為金融危機的緣故,人民幣和美元的匯率在不斷下跌。
那時候是8.2,現在已經跌到了7.2,如果按現在的匯率計算《颶風營救》的成本將近1400萬美元。
曹老板在海外的資本憑空蒸發了好多億,好在他之前做了安排,手下的財務金融團隊也做了一定的工作,幫他回了不少血。
不過不管怎么算匯率,《颶風營救》的成本在同期幾部電影里絕對算是最少的,這也讓《颶風營救》的收益率顯得格外驚人。
《颶風營救》上映時間《穿梭者》相隔只有兩天,首日就是周六。
院線方想的很明白,萬一要是這部電影撲街了,前兩天在旺季多吸引一波粉絲,能圈多少圈多少。
但即使這樣,《颶風營救》周末票房并不算出色,首日只有325萬美元,次日周日略多一些,也只有351萬美元,在第一周的周末的票房僅排名第四。
雖然考慮到成本,這個數據已經不錯,極大可能性小賺一波。
但是還是能明顯看出,哪怕新線做了不少宣傳,但世界流行天王的在北美電影市場并不吃香。
前兩天的票房基本上85%以上都是曹軒的粉絲提供,其實這也可以理解,動作片是很依靠主演號召力的。
曹軒在大多數美國人眼里是歌手,即便是加上中國功夫為賣點,美國人更愿意看杰克程和杰特李。
甚至程龍和李蓮杰現在都半過氣了,美國人如今更愿意看威爾史密斯(幸福來敲人)、湯姆克魯斯(碟中諜)、休·杰克曼(金剛狼)、杰坦斯坦森(郭達)等好萊塢動作明星的電影。
哪怕是曹軒自己也沒想到美國影迷的票錢那么不好忽悠。
好在世界天王和中國功夫兩張牌不太好打,但幸虧還有《颶風營救》的電影質量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