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秋后算賬,還是將信陽王處罰了。
好在不是處死,只是流放。
下一任新皇的人選,又在朝中被重新提上了議程。
太后垂簾聽政,目光威嚴看向滿朝的文武百官,“諸位愛卿,何人能繼承皇位”
坐著輪椅上朝的裴丞相,低垂著眼簾,眼觀鼻,鼻觀心。
他眼角的余光,悄悄掃了眼身側的姜太傅,見姜太傅一言不發地垂著眼簾站著,他便也不說話了。
新皇的人選,目前呼聲最高的是廬陵王一家子。
但他不想讓廬陵王當新皇,親家太強勢,可不是好事。
他看好瀏陽王。
雖然瀏陽王的年紀比廬陵王的年紀大一些,但為人忠厚,不像廬陵王狡猾。
“稟太后娘娘,臣以為,廬陵王可任新皇。”有位翰林學士,大步走到中間來回道。
太后沉著臉,目光又掃向其他人,“姜太傅,你的意思呢”
“臣選廬陵王。”姜太傅道。
太后的臉色,更加陰沉了幾分,“還有人選沒有”
一位武將走出隊列,“回太后娘娘,臣選廬陵王”
“再議”太后聲音威嚴,眸光森然。
但是,朝中的臣子們,你看我,我看你,再無人回答。
“裴丞相,你來說說,可有合適的人選”太后的目光,又朝裴丞相望來。
裴丞相神色狡黠,“回太后娘娘,這件事,臣得回避,不能回答。”
太后道,“為何要回避”
裴丞相道,“李氏王室中,廬陵王是臣的親家,瀏陽王和臣的啟蒙恩師都是曾老翰林,瀏陽王是臣的師兄,臣小時候練字時,還是瀏陽王手把手教的,這二人,臣無法選擇,也不合適由臣選。”
太后笑了笑,“原來如此。”她又望向百官,“這樣吧,你們就寫匿名信吧,將心中的人選,寫在信封里,由哀家來定奪。”
“是,謹尊太后懿旨。”
太后心中也想選瀏陽王,但朝中的人,都選廬陵王,這讓她十分不快。
她命內侍官,將一模一樣的信封發給大臣們,限他們在天黑前,將心中人選的名字,寫在信封中,一律交與她身邊的大總管內侍。
下朝后,太后回到寢宮。
這時,她看到皇后正站在大殿中。
“臣妾,恭迎太后娘娘下朝。”皇后走上前,盈盈拜下。
太后朝她走去,“你怎么來了不在自己宮中養病,怎么到處跑”
太后打量著這個娘家堂侄女,打心眼里不喜歡。
皇后入宮五年了,竟然沒有懷上子嗣,如今,好不容易得到的位置,就要讓與他人,太后心中是不甘的。
想當年,她打敗了多少宮妃,才熬到皇后的位置上,只讓先皇寵她一人,她十分爭氣,生了兒子,她兒子順利繼承了皇位,誰想到
誰想到是娶來的媳婦不爭氣斷了她的后
她冷冷掃了眼皇后,走過去了。
皇后也心知太后不待見她,但有些事情,她不得不說,所以,即便是太后罵她,她也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