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昊插話道:“別拆電腦上的,用數碼相機上的,那上邊的芯片是插上去的。”
“哪種相機?”
“Toshiba...東芝的。我有一部,我去取。”
不知道這個李昊啥出身,似乎當前流行的電子產品,他都有收藏。
姜宏站起身,主動跟李昊去他家拿相機。
陳立東又問張學東,“東哥,現在的電腦有即插即用功能吧。”
張學東說到:“Windows95就支持即插即用,不過有時候不顯示剛插上的設備,也會出現插拔設備電腦死機的狀況,應該是系統識別有問題。”
“那就行,否則還得琢磨驅動程序。”
張學東這個汗,心說:啥玩意到你這兒怎么這么容易呢?
陳立東又向弗吉爾交待:“你去國外一趟,跟安德烈通報我這邊的情況,請他走訪一下幾家芯片商,把閃存規格和價格摸清楚。
別著急回來,可能需要訂貨,就以安美森作芯片采購商。”
弗吉爾可是機械仆從,超越T1000的存在。但是,陳立東發現,這些機械仆除了有:巨力、免傷、善記、偽裝、攝像、計算等天賦技能外,似乎沒啥出奇的地方,就如普通人一般存在。
現在的弗吉爾似乎經過鍛煉,正在出現“經商”這個技能,獨自來往國內國外已經成為家常便飯。
在陳立東看來,研制優盤,就是整合剛出現的幾項技術,一點也不難。
他沒親手拆過優盤,但后世在鵬城一家“愛回收”公司里,見過成箱的拆散的優盤機芯。
在他的記憶里,優盤的結構比較簡單,就是機殼加機芯
機殼用塑料、用金屬,甚至用木頭都行。
機芯部分復雜一些:一張主電路板,貼上一塊閃存芯片,接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上USB接頭,大致就是這些。
當然,主板上還要貼一塊主控芯片,這塊芯片黃豆粒大,又叫USB控制器,一般USB設備上都有,拆一個就行。
要好的話,還可以在主板上插發光二極管(將來用LED),以便查看優盤的工作狀態。
組裝工藝也不復雜,訂做的PCB板,印刷設計好的線路,焊上電阻、電容,再把兩塊芯片貼到主板上,接上USB接頭,外邊套上機殼,一枚優盤就做成了。
好吧,說起來簡單,但是一切從零開始,需要不斷試錯。
去年的時候,陳立東想尋找到后世優盤的發明者,陳立東只記得是一家朗科科技公司研制的,發明人叫啥他可記不住。
王志勇在燕京也打聽過,目前還沒有朗科這么一家公司。
陳立東覺得已經不能等,因為優盤出現的條件包括:較大數據容量的閃存芯片+USB接口技術+支持即插即用的操作系統。
這些條件都已經具備,等下去被人捷足先登,就沒意思了。
優盤這玩意,在后世,剛上市的時候少則幾百高的上千,之后容量越來越大,價格卻越來越低。
所以搞這東西,就是要搶占先機,還必須拿下專利。
發明專利有效期20年,這20年全球得售賣出多少優盤?一塊優盤貢獻1元專利費也是相當可觀的一筆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