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的人聽到這價錢,卻也盡皆都是唏噓不已。
覺得這老婆婆莫非是想錢想瘋了!
雖然她的鞋墊做工還算精致,針腳也很密實,看上去舒適又耐穿,但這價錢確實讓幾乎所有的人都望而卻步。
“不是一雙,是一只!”
老婆婆停下了手里的針線說道。
“一只十五兩?那一雙豈不是三十兩!”
眾人更是吃驚不已……
三十兩銀子,在博古樓最好的茶座酒肆中辦一桌上好的席面都是綽綽有余!
怎的到了這老婆婆這里,卻是才堪堪購買一雙鞋墊?
這鞋墊雖然重要,白日里時刻貼身,但畢竟不是能顯擺出來的東西,哪里有擺桌酒席,大宴四方長面子?
一時間,卻是已經走了不少人。
每一個都是搖著頭走的,嘴上念念有詞道:“這老婆婆也不知是哪里來的……要么是得了失心瘋,要么就是老糊涂了……”
“一雙不是三十兩。”
只見這老婆婆輕輕的搖了搖頭說道。
“一只十五兩,難道一雙不是三十兩嗎?”
這下子余下的人全都笑了起來,他們覺得這老婆婆定然是老糊涂了……這么簡單的帳都算不明白,怎么還能出來擺攤?
也不知她的兒女是誰,身在何方。
自己目前都已如此了,還要這么辛苦的出來風餐露宿的擺攤不說,這頭腦糊涂之下萬一有了個什么三長兩短,又該如何是好?
讀書人重孝道,這是人盡皆知的。
何為孝?善事父母方為孝。
老字省去下半邊換成子,便是孝字。
這本就是子女對父母的一種善行和美德。
博古樓和通今閣,每年都會在天下篩選出些標榜人物,來破格授予他們文服。
這“孝道”文服,也是其中的一種。
因此不管真孝,假孝,就算是為了自己的前途,這讀書人也都是做的有模有樣。
畢竟這可以因為“孝道”而破格授予文服,也能因為“不孝”而無條件剝奪功名。
這可是沒幾個讀書人能受得起的懲罰。
曾有一位五品紫緞辰的讀書人,被稱作是通今閣的最有潛力問鼎八品金綾日的人之一,可是就在他閉關苦讀,寫嘔心瀝血之文章時,自己的母親卻突然因為摔了一跤,頭磕碰在了桌角當即死去。
而他卻在閉關中絲毫不知,待到文章寫成時,發現母親的尸身在庭中已然惡臭,還爬滿了蛆蟲……
為此,他羞愧難當,在母親的尸身之旁上吊自盡。
但即使他已然自殺,通今閣卻還是一紙行文,剝奪了他的五品文服。
本來能風風光光的繼續昂首闊步,怎奈自我了斷了不說,到頭來還是又回到了白丁之身……
這些圍著老婆婆的讀書人,自是覺得這老婆婆的子女極度可惡,無一不用此狠毒的口誅著。
似是把他人貶損在地,就能體現出自己的高尚一樣。
老婆婆停在耳里,看在眼里,卻是絲毫不動聲色,只是淡淡的說道:
“因為左右腳的價錢,不一樣。”
“不一樣?為何不一樣,難道這雙腳還能分出什么高低貴賤嗎?”
有人問道。
“當然有高低貴賤!”
這話卻是從湯中松的口中說出。
他看到了這般熱鬧,定然是向前去湊一湊的。
“這位兄臺何出此言?”
旁人看到湯中松雖然沒有身穿文服,但是卻器宇軒昂,儀表不凡,當下也不敢過于輕蔑,于是客客氣氣的問道。
“你舉箸提筆用哪只手?”
湯中松問道。
“右手。”
那人說道。
“這不就是了?讀書人無非兩件事,吃飯寫字。既然這兩件事都用右手來做,那這右手是不是要比左手重要高貴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