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寧在店外聽得分明,忽然想起桐英當初就是手臂受傷,而且又有追兵,但這幾個人明顯是蒙古打扮,她記得蒙古與清朝朝廷關系挺好,為什么要追捕清宗室出身的桐英呢?不過他是老哥的朋友,她自然是站在他那邊了,于是便不動聲色,冷眼看著那些人逼問藥店掌柜。
那些蒙古人在藥店里得不到答案,便又往別的醫館藥店去了。淑寧聽得旁邊幾個三姑六婆在那里小聲八卦:“那幾個蒙古人聽說昨天也在鄰鎮查問過有沒有這么一個人呢。”
“可不是,聽說那個人偷了他們的錢,他們要把那人殺掉呢。”
“哎喲喲,這些蒙古老爺可真大膽啊,說殺人就殺人。”
“那是當然了,他們可都是大貴人。聽說鎮上客棧的小二,因為說話伶俐,被賞了個大元寶呢。”
“一個大元寶,哎喲喲,那可真夠大方的……”
冬青小心地扯了扯淑寧的袖子,道:“姑娘,這些人怪可怕的,咱們快走了吧。”那仆役也猛地點頭。
淑寧想了想,道:“咱們離得遠些就是了。你們出來一趟不容易,就這么回去不是太可惜了?”冬青與那仆役對望一眼,便也同意了,隨淑寧走到二十步外的另一個攤子上挑東西。淑寧仍時不時地留意那些蒙古人的行動。
等得冬青買了一個鐲子、幾色絲線和一本薄薄的繡花樣子,那仆役也給自家婆娘買了兩朵絨花,給孩子買了個面人,一行人才慢慢往馬車所在的方向走。
路過那群蒙古人時,淑寧留神聽了幾句他們的交談。雖然說的是蒙古語,但她跟著哥哥也學過幾個詞,只大概聽得“京城”“大道”“阻止”“殺死”等幾個字,正待聽得更清楚些,卻發覺那個穿藍袍的頭領似乎有所發覺,往自己方向望了過來。淑寧忙轉過頭,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回到了馬車上。
她心里嘭嘭直跳,吩咐車夫出發,又時不時地留意后頭,等離開鎮外二里地,確信沒有人跟上來,才松了口氣。
一回到別院,淑寧匆匆交待幾聲,便帶著重絹與筆墨沖到園子里頭,將今天遇到那幾個蒙古人的事告訴了端寧與桐英,又追問道:“桐英哥,那些人是來追你的么?你怎么會惹上蒙古人的?你不是跟他們交情很好么?”
端寧與桐英對望一眼,前者開口道:“妹妹,蒙古人也有分好壞的。你放心,桐英絕不是做了什么壞事。這事我們心里有數,你不必擔心。”
淑寧有些悶悶的:“原來你們早就知道了?那就算了。”她偏了頭,遠遠看到臨淵閣那頭,虎子正在向這邊揮手,口里還叫著少爺,便道:“虎子哥不知有什么事,我過去看看。”然后便走了。
桐英對端寧道:“你妹子似乎生氣了,她一定是怪我們不肯告訴她。其實讓她知道一些也沒什么,她不會說出去的。”端寧搖搖頭:“過一會兒就沒事了,這種事還是不要讓女孩子家知道的好。說起來,那些追兵居然敢在京師附近逗留那么久,可見他們對你是勢在必得。”桐英沉聲道:“不用說,一定是那個‘藍狐貍’!此人本名叫藍和理,是葛爾丹的親信,狡詐如狐,我一路上沒少吃他的虧,沒想到現在還陰魂不散!”
端寧拍拍他的肩,望向外頭:“虎子我是留在京里等你們府里的信了,他現在回來,不知是有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