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間就算是在游戲世界里面,也不是很長。
而且游戲為了可玩性,終極目標就是制造戴森殼,所以對太陽帆做了一些限制。
但是在現實世界里面,太陽帆的存在時間可以大大的增加。
為了得到準確的數據,林宇專門在外太空發射了一個太陽帆。
使用的是驅逐艦的電磁主炮,以小功率,在外太空進行發射。
這樣一來,沒有行星引力的影響,電磁軌道炮不需要以大功率推動太陽帆脫離行星引力,自然也就得以幸存下來。
經過測試,林宇知道了一個太陽帆,在沒有外界隕石撞擊的情況下,可以在太陽附近存在一個月的時間。
之所以只存在一個月的時間,也是因為軌道的原因。
畢竟離太陽太近,就算太陽帆上面都是耐熱材料,但是也架不住長時間被太陽炙烤,所以只能留存一個月的時間。
等到太陽帆失效之后,就會主動飛翔太陽,墜毀在太陽上面,將軌道空余出來。
如此一來,太陽帆所在的軌道里面,也就不會存在什么太空垃圾了。
而這一個月里面,林宇完全可以發射大量的太陽帆來填補太陽軌道附近的空閑區域。
同時這里也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水藍星所在的太陽系里面,并不像游戲里面那樣,一個星系只有幾個行星。
所以中間的第一到第四行星將是最大的攔路虎。
其他行星還好,就算是撞上了,頂多砸個大坑,即使不會小于四百平,也不會造成什么人員傷亡。
畢竟這些行星都是無生命行星,隨便怎么折騰都行。
但是水藍星不一樣,剛剛結束戰爭,百廢待興,結果正在建設呢,一個太陽帆從外太空飛來,直接砸向地面,將周圍的一切都毀滅。
這樣的情況,林宇是不會允許的。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林宇還專門給黃星的南北極配置了兩臺超算,由盤王的分身程序駐守在其中,負責計算太陽系里面的行星軌道,選擇發射的時機。
看完太陽帆,林宇關閉之后,又借助三維投影,查看了一下新的太陽帆生產園區的情況。
因為園區距離兩極太遠,所以林宇還專門建立了四座行星物流塔,分別在園區放置兩座,南北極各一座。
這樣的配置,可以將折疊起來的太陽帆快速運往兩個極地的倉庫里面。
當這一切都完成之后,時間也來到了半個月之后。
此時,林宇正在遠程觀看太陽附近的情況。
隨著黃星和水藍星電磁軌道彈射器正式工作,太陽附近的軌道也開始聚集大量的太陽帆。
隨著太陽帆展開,一個個全部張開自己的吸光面板,擁抱太陽,不斷的吸收熱量,通過高能電波,將能量傳遞到黃,星的射線接收站上面。
再由射線接收站,將其轉化為電能,輸送到黃星的電網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