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主田莊,柳青算是過了一段輕閑的日子。
每天他用來編教材的時間并不長,也就是兩三個小時。
然后隔兩三天去礦場轉一圈,當天下午就回來。
其余的時間,都是陪著昭寧公主。
兩個人成親以來,一直都是聚少離多。
早期柳青要去回馬嶺礦場引導礦場的生產發展,根本就忙不過來。
那時候公主還只能住在京城。
離礦場比較近的公主別院建好沒多久,柳青就被綁架到大草原去了。
一去就是一年多的時間。
現在好不容易回來,柳青也愿意多陪一陪公主。
離開的那段時間,公主過得有多煎熬,他通過慶熙皇帝的分身可以了解到。
對這個女人,他還是有著愧疚之心的。
現在能夠多陪一陪,那就多陪一陪。
雖然不在京城,但是有皇帝這個分身在朝政方面的事情,他都能掌握。
在他來到公主別院住下半個多月后,鎮遠軍的大將軍給皇帝上了奏折。
首先,是恭喜北原州歸順大虞。
其次,提到既然北原州已經歸順大虞,大虞北疆有了新的屏障,原來防備北原狄的鎮遠軍,就沒有了繼續存在的必要,他覺得朝廷應該裁撤掉鎮遠軍,讓那些戍邊多年的將士們能夠回到家人身邊,共享天倫之樂。
然后,他又提到鎮遠軍不能盡數裁撤。畢竟歸順的北原州是狄族人,忠誠度有多高尚未可知,還是需要提防。
所以他建議保留一個朔州關總兵之職。
至于總兵的人選,他直言自己舉賢不避親,要為朝廷推薦最適合的人選,他選擇的是他的大女婿尤良,目前任鎮遠軍正三品參將,平時就協助他管理整個鎮遠軍軍務,知兵事,有大局觀,還年輕,更適合做朔州關總兵。
最后,當然是恭祝大虞皇帝萬歲,恭祝大虞國運昌盛萬萬年。
這一份奏折在朝廷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這個時候,朝廷已經通過了決議決定了要裁撤掉鎮遠軍,圣旨都已經寫好了,只是要選誰過去宣旨,還沒有確定。
這是要端掉鎮遠軍一大批將領們的飯碗,有著一定的風險。
雖然文官們都一致認為應該要裁撤掉鎮遠軍,但沒有人愿意自己去辦這個差事。
他們的想法是要選一個德高望重品級還高的官員過去。
那就只有幾個掛著太傅、太師、太保頭銜的半退休的老人家適合了。
人家都是從尚書的位子退下來的,正一品或者從一品的品階,年紀太大了,平時也不參與朝政,就是遇到大的盛典出席一下。
從品階上講,他們足夠。
從德望上講,他們也足夠。
然而這個風聲一放出去,那幾個資格足夠的大佬們都臥病在床了。
這就麻煩了。
在他們之下,就是六部尚書。
可沒誰敢提議讓尚書們去做這樣的事情。
在下面,品級和德望都不夠,沒有辦法壓得了那些將軍們。
總而言之就一句話,文官不行。
文官不行,就有人把目光放到了已經退下來的老將軍們和那些因軍功封爵的公侯們身上。
倒是沒有人把目光放在宗室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