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茶杯,宋老夫人接著剛才的話,繼續對何盡善何盡美道,“…也不會虧待了你們,我看那每月三兩銀子的例銀就不用按月給你們了,我幫你們攢著,日后再給你們。”
這…
何盡善何盡善鼓著腮幫子,點了頭。
許冬兒聞言松了有些舍不得十兩銀子,嬤嬤也不再推遲,收下了。
若說,這老夫人什么都好,唯獨對銀錢這塊拿捏得死。
由奢入簡,缺錢的日子過怕了。
又喝過幾口茶,宋老夫人端著身子在鋪子里逛過一圈后出門回府去了。
許冬兒跟在后面送宋老夫人回去后進來,眼見何盡善何盡美這兩尊菩薩不知該如何安置。
但怎么辦,都那般說了,這會人姐倆拘身規矩坐著,等她的差遣呢。
“那個,五姨六姨,親兄弟明算賬,咱們把話說開,你們每月要多少工錢,開個價?”
想了一想,許冬兒還是覺得先把這事說清楚為好。
若她們要漫天要價,她也好就地還錢。
但何盡善何盡美并未獅子大開口,只是撇撇臉道,“你看著給吧,反正咱們這樣的關系,看得過去就成。”
這…
給多少是看得過去呢。
她們如今又沒了例銀。
“冬兒,要不每人每月二十兩吧。”見許冬兒犯難,朱寶妹在一邊開了口。
開口許冬兒便哭了。
何盡善何盡美卻笑了。
還是小姑子懂她們。
“那…那就依你吧。”半晌,許冬兒不情不愿,勉強扯出一抹笑,答應了。
其實她拗著脾氣不答應,或是坎個價再答應也可以。
但這一個多月里,朱寶妹給過她好幾次建議,起初她都只勉強答應,但最后事實證明,朱寶妹的建議都是正確的。
比如上次招繡娘的事。
朱寶妹不知打哪聽說宮里有一批年紀大的繡娘被遣散出來,讓她去宮道上蹲守,她半信半疑的去了。
果然,那天宮里有宮女出宮,她從中挑了好幾個技藝精湛的繡娘,聘做技師。
許氏衣坊生意興隆,得虧有那些繡娘。
再比如上次城里痢疾流行,許冬兒藥鋪里多備黃連,白頭翁,馬齒莧等藥材的事,也是聽了朱寶妹的建議。
所以現在,許冬兒聽朱寶妹的話。
何盡善何盡美也不是那種不開竅的人,見好就收,看過成衣鋪,又提出去其它幾間鋪子看看。
多熟悉業務也好,許冬兒便讓朱寶妹帶她們去了。
自己繼續在柜臺后翻賬本,有一處賬死活對不攏,正煩著,忽然聞到一股馥郁的花香,一抬頭,趙祺拿朵牡丹花,正趴在柜臺上沖她笑。
許冬兒一時愕然,“你出來做什么,你姥姥不是不讓你出來嗎?”
趙祺將大朵牡丹插在許冬兒發間,俏皮道,“賞花賞月,賞冬兒。”
這時,和趙祺一起進來,在鋪子里這翻翻那瞧瞧的何鈺道,“他又不是坐牢,怎么不能出來,老太太先是疼他,見天得見著人,但現在看了一個多月,看膩了,便放她出來了。”
許冬兒想想,好像是這么個理,若不然好好的老太太怎會放趙祺出來。